-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生殖器 由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和附属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组成。睾丸是产生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的器官;睾丸产生的精子,在附睾成熟,并贮存于附睾和输精管内,当射精时经射精管和尿道排体外。附属腺分泌的液体与精子混合构成精液,以增加精子的活动,并供给营养。 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 一、 睾丸(testicle) 睾丸表面覆以浆膜,深部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白膜在睾丸后缘增厚形成睾丸纵隔。 纵隔的结缔组织呈放射状伸入睾丸实质,将睾丸实质分成约250个锥形小叶,每个小叶内有1-4条弯曲细长的生精小管,生精小管在近睾丸纵隔处变为短而直的直精小管。 睾丸直精小管进入睾丸纵隔相互吻合形成睾丸网。生精小管之间的蔬松结缔组织称睾丸间质。 (一)生精小管(曲细精管) 由支持细胞和5-8层生精细胞组成的生精上皮所构成。上皮基膜外侧有胶原纤维和梭形的肌样细胞。肌样细胞收缩有助于精子排出。 成人的生精小管长30~70cm,直径150~250μm。 生精小管 1、生精细胞 (spermatogenic cell) 自生精小管基底部至腔面,依次有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spermatogonium) 紧贴基膜,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μm。 精原细胞分为A、B两型。 A型精原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质细小,染色深,核中央常见淡染区。A型精原细胞是生精细胞中的干细胞,不断地分裂增殖,一部分子细胞继续作为干细胞,另一部分分化为B型精原细胞。 B型精原细胞核圆形,核周边有较粗的染色质颗粒。B型精原细胞经过数次分裂后,分化为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primary spermatocyte) 位于精原细胞近腔侧,圆形,体积较大。 核大而圆,核常处于分裂状态,核膜消失,可见密集成团的染色体 ,核型为46,XY。 初级精母细胞经过DNA复制后(4nDNA),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spermatid) 位于近腔面,直径约8μm。 核圆,染色质细密。 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变态,由圆形逐渐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这一过程称精子形成。 精子形成 (spermiogenesis) 核染色质高度浓缩,成为精子头部的主要结构; 由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顶体,位于核的一侧; 中心体迁移到顶体对侧,其中一个中心粒的微管延长,形成轴丝,成为精于尾部的主要结构; 线粒体聚集,缠绕在轴丝近段周围,形成线粒体鞘; 多余的胞质汇聚于尾侧.形成残余胞质,最后脱落。 精子 (spermatozoon) 人的精子形似蝌蚪,长约60μm,分头、尾部。 头内有一个高度浓缩的细胞核。 顶体是特殊的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 尾部是精子的运动装置。 构成尾部的轴心是轴丝,由9+2排列的微管组成。 细胞呈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 胞质内有大量SER和一些RER,高尔基复合体发达,线粒体和溶酶体较多。 成人支持细胞不再分裂数量恒定。 功能 其紧密连接是血-睾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生精细胞起支持和营养作用。 分泌睾丸液,有助于精子的运送。 卵泡的发育: 原始卵泡 卵泡的 初级卵泡 发育 次级卵泡 成熟卵泡 1.原始卵泡 (primary follicle) 原始卵泡位于皮质浅部,体积小,数量多。卵泡中央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周围为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又称颗粒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圆形,较大,直径约40μm ,核大而圆,染色质细疏,着色浅,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嗜酸性。初级卵母细胞是在胚胎时期由卵原细胞分裂分化组成,随即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并长期停滞于分裂前期(12~50年不等),直至排卵前才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 卵母细胞周围的卵泡细胞较小,扁平形,细胞与外周结缔组织之间有薄层基膜。卵泡细胞具有支持和营养卵母细胞的作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有许多缝隙连接。 2.初级卵泡(primary follicle) 3.次级卵泡(secondary follicle) 这时的卵泡除体积进一步增大外,还有下列结构的出现: 1.卵泡腔的形成 2.卵丘的形成 3.放射冠的形成 4.颗粒层的形成 5.卵泡膜的形成。 4.成熟卵泡(mature follicle) 排卵成熟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明显地突出于卵巢表面,随着卵泡液的激增,内压的升尚.使突出部分的卵巢组织愈来愈薄,最后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纳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这一过程称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药学课件第二十四章 第3节 补血药课件.ppt
- 中药对视神经损伤课件.ppt
-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课件.ppt
- 中药赤小豆祛痘面膜课件.ppt
- 中诊望面部 见微知著课件.ppt
- 中诊病案式教学法课件.ppt
- 中诊第二章 望诊2课件.ppt
- 中药材鉴定与养护1课件.ppt
- 临床促销应该掌握的市场学基本知识课件.ppt
-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 胸穿 腹穿 腰穿课件.ppt
- 课题申报书:深度学习视域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实践教育理念下土木工程专业劳动育人实践体系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人口结构改变背景下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优化策略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建设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少先队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涉农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制度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实现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思路与战略举措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人口变动下教育标准调整研究教育法典编纂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