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
周建群1,2
(1.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福州 350012;2.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运用C-D生产函数增长速度方程,对福建省“六五”以来至2011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研究测算。研究数据表明除了“七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下降外,其他时期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其态势与全国该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增长趋势基本相同,且2011年高出全国约2个百分点。同时研究测算了福建省九地市2010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数据,并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研判分析。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福建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也指出:“加快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达到57%。”因此,加快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福建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文献综述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引入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在增加投入和提高投入产出比的科技进步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即经济增长的贡献一部分来自投入的增量,还有一部分是来自科技进步的作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农业经济增长量中,科技进步作用所占的份额。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内涵本质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和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农经界开始在索洛残值法的基础上探索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朱希刚最早使用索洛残值法,建立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我国从“一五”至“九五”各时期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此后,不少学者运用不同模型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比较权威的学者有顾焕章 (1994)采用农业边界生产函数对我国“七五”期间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蒋和平(2001)采用C-D生产函数,研究我国1995—1999年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赵芝俊 (2009)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并综合运用Translog生产函数计算狭义技术进步率、用随机前沿函数测算技术效率、用Divisia全要素增长率指数公式,计算1985—2005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要素弹性与时间呈Logistic函数关系、四次函数关系等各类生产函数模型。除上述参数方法外,还有基于各类TFP指数的非参数方法的实证研究。
从现有资料来看,福建省最早研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学者是曾玉荣等(1991)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福建省1980-1989年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研究。此后,张良强等(2001)对福建省1982-1998年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赵志燕等(2008)对福建省1991-2006年间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许佳贤等(2008)研究了福建省“十一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期望值。陈玉兰(2009)还研究了福建省特色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实验。
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
农业部科技司于1997年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作为农口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即本文采用的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模型。
C—D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1)
设定Y为农业总产值,K、L、M分别为与Y相应的投入要素即物质费用、劳动力及耕地面积,c为常数项,t为时间变量。α、β、γ分别是物质费用、劳动力及耕地面积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δ就是科技进步率。通过数学运算可将(1)式转换为:
(2)
式中:δ为农业科技进步率,(Yt—Y0)/ Y0 为农业总产值增长率,(Kt—K0)/K0为物质费用增长率,(Lt—L0)/ L0为劳动力增长率,(Mt—M0)/ M0为耕地增长率。
上式中,Y0、K0、L0、M0分别是基年的农业总产值、物质费用、农业劳动力数和耕地面积,而Yt、Kt、Lt、Mt、则是计算年的农业总产值(按基年价格计算)、物质费用(按基年价格计算)、农业劳动力数和耕地面积。为了便于与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数据的比较,本文中物质费用、劳动力、耕地的产出弹性系数,采用农业部科技司的推荐值,即α=0.55,β=0.20,γ=0.25。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三、数据选取
1.农业总产值 包括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数据。为了排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各年度的农业总产值指数均采用1952年指数为100的数据。
2.物质费用 包括农、林、牧、渔业四业的数据。在《统计年鉴》上没有提供本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doc
- 论小学生音乐课堂设计与学生兴趣点的结合.doc
- 论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对策.doc
- 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及教育对策.doc
- 论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成因防治办法2.doc
- 论性成熟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doc
- 论我国2013年的雾霾现象.doc
- 论我国刑讯逼供问题的法律规制.doc
- 论我国商业银行以经济资本为核心,再造新绩效考核体系.doc
- 论我国传统工艺的法律保护.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