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史观:生态史观认为,历史发展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阶级斗争与社会进步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 偶然性和必然性、现象与本质 共性与个性 二、一定要注意论从史出的原则,分析历史事件务必考虑特定的历史背景,因此对每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必须把握到位。 三、对同一历史问题的分析,可以从多种角度,在不同层次上进行。 历史Ⅰ 政治文明历程 课程标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⑴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⑵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⑶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⑷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从社会形态来说,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 从政治体制来说,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县制); 从权力系统来说,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 一、夏商周的沿革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出现的时间和标志: (岳麓)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中就逐渐出现了权力的萌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实际上就是史前社会的部落酋长。 (人民)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期政治权力是一种强权,和神权的结合,社会不平等突出表现为政治压迫。早期文明的突出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岳麓):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结束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标志着文明时代的来临。 (注:在考古学上探讨文明时代的形成,有些学者提出了文明要素的概念。对“文明要素”的概括虽不尽一致,但基本是城市、文字、金属和礼仪四项。如英国丹尼尔在《最初的文明》列举文字、城市和复杂的礼仪三要素,认为只要一个社会具备其中两项,便可判定属于文明。日本学者贝塚茂树则举出青铜器、宫殿基址、文字三项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和国家是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 1.夏: 约前21世纪,禹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禹有意识地扶植其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儿子启即位,始创王位世袭制。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方式: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禅让的争论以及王莽、南北朝时期的借用) 2.商: 约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商建立时(前1600年)定都毫(今河南郑州),商朝中期盘庚迁都至殷后基本稳定下来,故又称殷朝,商灭亡前的都城在朝歌(今河南淇县)。武王伐纣时交战双方在牧野展开激战,就是在朝歌郊外。 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和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外服是附属国直辖的地方。商王在不同程度上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直接控制的范围虽不够大,但能够支配各方国的地位却建立起来)。 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政务官,臣服于商的方国首领被封为侯或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讨。王权与神权结合,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3.周: 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周朝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渐成熟。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及“战国”。 (夏—部落联盟联合体,商—方国联合体,周—家国共同体。: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演进列为“古国—方国一王国一帝国”。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把世界古代史的发展路径概括为:氏族制度―城市国家―领土国家―大帝国几种形态和阶段。 孔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二、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 两大内容:授予爵位;分疆裂土 2.沿革: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汉初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魏晋后虽有分封但其性质不同。 3.制度结构: 周王---------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