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生如何面对急性胸痛患--zlb.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诊医生如何面对急性胸痛患--zlb 急诊医生如何面对急性胸痛患 胸痛是急诊科经常面对的问题。有资料显示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病人占急诊内科病人的5%~20%,在三级医院里更是占了20%~30%。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在急诊科因胸痛就诊的病人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任何物理、化学、机械和生物的刺激,如机械压迫、化学刺激、外伤、炎症、肿瘤刺激心脏大血管的感觉纤维、气管、支气管和食管的迷走感觉纤维以及膈神经的传入纤维等,均可引起胸痛感觉。另外,由于牵扯痛机制,内脏的传入冲动还可引起体表相应部位的疼痛感。心肌缺血局部乳酸等物质对传入神经的刺激可引起下颌、颈左肩、左臂的疼痛感。胸部包括胸壁各层(皮肤、肌肉、肋间神经、肋骨、胸骨、胸椎直至胸膜壁层)、心脏、主动脉、肺动脉、气管、食管、纵隔以及肺的病变或损伤均可引起胸痛。所以胸痛是多因性症状。 急性胸痛的临床表现各异,病情千变万化,危险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有一个回顾性研究发现在最后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15608名急性胸痛病人中,有2992人在急诊科被诊断为非心源性胸痛。另一个研究则 预后良好的胸痛误诊为严重心血管事件,则又会增加病人的顾虑和心理负担,带来不必要的医疗花费甚至身体的创伤。因此,对急性胸痛病人给予快速鉴别诊断,同时对其危险性给予准确的评估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置,是目前急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常见的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思路是从病因的角度,将其分为心源性胸痛与非心源性胸痛。进而按照胸痛发生病因的病理解剖部位,进行鉴别诊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源性胸痛均是致命性胸痛或者提示在急诊处置阶段会发生严重预后不良的后果,例如结核性心包炎;同时,也有一部分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病情危重或者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例如张力性气胸。另外,由于多种原因可导致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急诊医生往往需要为患者安排一系列相关检查,然后通过这些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急诊有限的时空环境与医疗资源,急诊医生往往面对众多疾病的“可能性”无从选择。因此,将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胸痛作为病情评估的起始点,不便于体现急诊 “救人、治病”的工作原则。 本章介绍的胸痛病例从不同的方面讨论急诊医生如何面对急性胸痛患者。如本书总论中所述,先救人后治病是急诊的基本工作原则。在这一前提下,急诊医生应从病情危重程度的角度进行鉴别诊断,并展开急诊救治。而越是严重的疾病,其预后就越具有时间依赖性,应当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目标导向性治疗。 对急性胸应痛病人的处理应注意这样两个原则:其一,要快速排除最危险、最紧急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其二,对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人应常规留院观察病情演变,严防发生离院后猝死这类严重心脏事件。 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1)首先判断病情严重性,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应立即开始稳定生命体征的治疗;同时开始下一步处理; (2)对生命体征稳定的病人,首先获取病史和体征; (3)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 (4)在上述程序完成后能够明确病因的病人立即开始有针对性的病因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者尽快进行冠脉再通治疗,对急性气胸病人尽快予以抽气或引流等; (5)对不能明确病因的病人,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一般建议6个小时左右。 一、接诊 急诊医生接诊胸痛患者后,应首先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心率,呼吸,血压(不包括体温,因为体温测量需要一定时间),这个评估过程应尽可能的备或实施心肺脑复苏。短暂。如果发现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例如神志不清)或者有生命体征迅速恶化的趋势(例如严重低血压状态),应立即将患者送入复苏间,准这时候,无论是何种病因引起的胸痛,首先应当按照心肺脑复苏ABCDE的程序(详见有关章节),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处理威胁患者生命的病理状态。如果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可进行下一步诊疗步骤。 二、病史 对生命体征稳定的病人,首先获取病史和体征。在本书总论中我们曾介绍,急诊诊断实际上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诊断。鉴别不同疾病的发病的“概率”主要是从一般情况,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四方面展开。据美国MIRNET的资料,在青壮年人群中,神经肌肉源性疼痛(包括肋软骨炎)占36%,胃肠源性疼痛占19%,而心源性疼痛仅占16%。在年轻人和更年期女性出现的胸痛中,功能性胸痛占有相当的比例,常见的有心神经官能症、过度通气综合征等。实际上,女性绝经期前,如无危险因素(如家族史、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很少发生冠心病。但是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心源性胸痛所占比例大大高于50%。因此,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社会心理因素,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左室肥厚、高血压等病史和家族史对于评估患者的胸痛病因至关重要。同时,上述一些基础资料也是评估患者胸痛危险分层的重要依据。 一般而言,胸痛的特征主要通过五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