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论文:由《春秋左传》看莒鲁关系.docVIP

莒论文:由《春秋左传》看莒鲁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莒论文:由《春秋左传》看莒鲁关系 摘 要:分析莒鲁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要把它们放在当时大国争霸环境下考虑,这样才能得出更接近历史事实的结论。本文以《春秋左传》中的史料为主,试对两国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加以考证。 一、莒鲁之和战 鲁惠公时,诸强之强者,有晋、郑等国,尤以郑国为盛,惠公末年,鲁与郑相敌对,隐公为公子时,曾与“郑战于狗壤”[1],隐公甚正被郑国人俘获,费了好大力气才回来。因地理形势上的关系,鲁与宋、齐两国国交亦不和,故春秋之初鲁常以宋、齐为敌手。鲁在春秋之初唯与卫国相好。从隐公开始,鲁国开始交好各国,以摆脱[2],又求成于宋,“及宋人盟于宿”[3]。隐公二年,“公及戎盟于唐”[4]。隐公六年,“郑人来渝平”[5],夏,“盟于艾,始平于齐”[6]。 [7],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娄”[8]。对此,后人评价:“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自入春秋,未有入人之国者而莒入向,未有取人之地者莒杞牟娄,放恣无忌。”[9]这段评说,颇能勾勒出莒在当时的气势。面对莒国肆无忌惮的用[10],很想与戎结盟,却有夷夏观念作崇,假意拒绝。莒鲁有怨,鲁想和好,莒却“气焰嚣涨”让鲁国难以忍受,处在骑虎难下之势,幸好纪国与鲁有婚姻之好,从中牵线搭桥,鲁始与莒和好,隐公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11]。但鲁始终不忘自己是华夏大国,欲领导诸小国之心时刻存在,致鲁桓公时,野心开始膨胀,在位第十二年时,“盟于曲池,平杞莒也”[12]。 随着齐国的崛起,特别是齐桓公称霸时,鲁国屈服于齐国,但当时鲁并没有完全放弃与齐争衡的企图,仍然伺机摆脱齐国的控制。庄公十七年,郑国露出叛齐之意,遂国的遗民也尽歼戍守遂地的齐兵。庄公认为有机可乘,十八年,“夫人姜氏如莒”[13]。二十年,“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14]。对于文姜出使莒国的原因,有学者即认为鲁“欲与莒国联合叛齐”[15]。 [16]。闵公二年,“公子庆父出奔莒”[17],因鲁之赂 鲁国赂而获庆父,莒人则贪得无厌,继续以此索取财物,于是喜公元年,“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郦,获莒挐”[18]。莒人的贪婪是引发莒鲁交恶的导火线,在鲁看来,庆父是其心腹大患,必除之而后快,不惜屈尊于莒而求之,今莒有如此行为,鲁国忍无可忍,便对莒国做出强硬反应。但喜公继位前,鲁遭庆父之乱,祸难相寻, 卫文公看到莒鲁交恶,僵持不下,有意牵线搭桥和好两国,但未及实施而卒。成公追父志,终于在喜公二十五年,“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19], 二十六年,“公会莒兹公,甯庄子盟于向,寻之盟也”[20]。由是,莒鲁在经过长达二十五年的绝交状态下,最后和解,莒国也因此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参与了列[21]。以莒国实力看,对付徐人的进攻,自身力量应该可以抗衡,但莒国却以此契机,以加强两国的关系。 [22]。鲁国出兵修筑这两个地方的城防,是由于“以其远偪外国。故帅师城之”[23]。因两地与莒相近,很显然是为了防备莒国的侵夺。可见当时莒国的势力亦为鲁国所忌惮。不过,两国和平外扔未撕开,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宣公四年。 [24]。本来莒与郯有隙,是两国之间的事,鲁与齐牵线搭桥欲解此段恩怨,是件好事,但莒人不肯,也就不能勉强。鲁则借此机会伐莒取向,可谓用心良苦。莒因文公十八年,“弑其君庶其”[25],内耗较大,以致丢失向地于鲁。并且莒国在喜公二十八年参加践土之盟后,一直奉行侍晋的外交政策,依靠晋而应付鲁国的挑衅。这便引起齐鲁联盟的不满。宣公十一年,“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26]。十三年,“齐师伐莒”[27]。是因为莒侍晋而不事齐的原因。成公七年,楚国[28]。杜预注,“莒本属齐,齐服,故莒从之”[29]。杜说莒本属齐,应是自宣公十三年,齐师伐莒,莒开始叛晋归齐,直到齐国归附晋国于成公五年,莒于成公七年又开始依附晋国,这在宣公十四年至成公七年的诸候盟会中没有莒人的身影可知。 [30]传载,公孙婴齐如莒迎亲属个人行为,这为鲁国与莒的正式交往奠定基础,但莒似乎对此不感兴趣。 [31]。鄫为鲁的附庸,而莒有志于鄫,故与邾联合伐鄫。六年,“莒人灭鄫,鄫侍赂也”[32]。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杜注认为鄫依仗鲁国而轻视莒被灭,也有学者认为鄫依仗送过财礼而疏于防备被灭。但不管怎么样,莒既得专于鄫,颇有藐视鲁国之意。八年,“莒人伐物东鄙,以疆鄫田(有不同解释)”[33]。十年,“秋,莒人伐我东鄙”[34]。十二年[35]。不过这次伐鲁,战败,被鲁夺去郓地。十四年,“莒人侵我东鄙”[36]。七年间,四伐鲁国,来势汹汹,可见当时莒国已进入其国力鼎盛时期,十八年,诸侯会于鲁济,共同伐齐。范宣子告析文子,“鲁人,莒人皆请以其乡入”[37]。莒国之强盛,由此为证。莒国敢于无所畏惧的伐鲁,也与晋国纵容有关,襄公六年莒人灭鄫,晋国则责问鲁为什么没有保护好鄫国,却没有对灭鄫的莒国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