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药物性肝炎56例临床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药物性肝炎5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药物性肝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药物性肝炎,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导致急性药物性肝炎药物以抗结核药物最常见,占26.8%;其次,中药占232%;抗生素类药物占178%。临床类型中肝细胞损伤型占482%;胆汁瘀滞型占4115%;混合型占142%。结论:急性药物性肝炎可由多种药物引起,及时停用损肝药物,坚持合理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药物肝病急性药物性肝炎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对住院的急性药物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急性药物性肝炎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25~84岁,平均55岁。其中70岁以上9例(167%)。   诊断方法[1]:①给予药剂后大多于1~4周内出现肝损害表现,但也可于数月后才出现肝病的表现,少数的潜伏期可更长。②初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③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6%。④有肝内胆汁瘀积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和临床特点。⑤巨嗜细胞或淋巴细胞转化实验阳性。⑥HBsAg、抗-HBc、抗HAV-IgM、抗HCV-HDV、和抗HEV阴性。⑦偶然再次给药后可发生肝损害。如有①加上②~⑦中的任何2条即可考虑为药物性肝病。本组病例均符合上述诊断。   临床分型[1]:①肝细胞损伤型:以肝细胞损害为主,ALT正常上限值2倍,或ALT/ALP比值≥5。②胆汁瘀滞型:ALP正常上限值5倍,或ALT/ALP比值≤2。③混合型:ALT、ALP均正常上限值2倍,ALT/ALP比值为2~5。   结果   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及所占比例:本组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多,其中抗结核药15例(268%),中药13例(232%),抗生素类药物10例(178%),治疗甲亢药物6例(107%),抗肿瘤药5例(89%),降脂药物3例(53%),其他药物(减肥药、保健药)4例(7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①消化道症状:纳差、恶心43例(768%),乏力40例(714%),皮肤瘙痒10例(178%),发热6例(107%)。②体征:黄疸28例(500%),肝大12例(214%),皮疹7例(125%),脾大2例(35%)。③实验室检查:ALT升高56例(100%),ALP升高30例(536%),总胆红素升高31例(554%)。   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27例(482%),胆汁瘀滞型23例(411%),混合型8例(142%)。   治疗与转归: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停用肝损害药物,应用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思美泰及补充多种维生素等保肝退黄及支持治疗,同时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一般1~2个月肝功能可恢复。本组56例中治愈20例,好转29例,未愈及自动出院共7例,治愈好转率为875%。   讨论   药物性肝炎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致的医源性肝脏疾病。药物导致的肝损害的机制为内源性的肝毒性反应和特异质反应。前者为药物本身对肝组织的损害,与药物剂量有关,具有预测性。后者是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或机体特异质反应,药物仅在少数敏感的个体引起肝损伤,与药物剂量无关,具有不可预测性,其潜伏期长。   随着各类新药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药物性肝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药物性肝炎占所有药物损害病例的10%~15%[2],在欧美国家药物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占全部肝功能衰竭的15%~52%[3],所以需要重视药物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及诊断和治疗。各类药物引起药物性肝病的比例国内外报道不一致,国外报道以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为主[4],国内报道以结核药为主[4]。本组资料中,可以看出抗结核药物引起急性药物性肝炎占所有患者中268%,居于首位,与国内报道一致,这是由于结核病发病率呈全球上升趋势,而我国结核病患者人数众多,且结核药多需要联合应用,增加了肝损害的危险性。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中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故中药的服用率高。目前有报道显示,中药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炎所占的比例在不断的增加[5]。本研究显示中药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炎占232%,居第二位。故在弘扬传统医学的同时,必须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引起足够的认识。抗生素占178%,位于第三位与抗生素的种类繁多及滥用抗生素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大量使用保健药、美容抗衰老药、减肥药。在日本的调查研究发现保健品、民间偏方等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比例不断提高[6]。于此同时这类产品的成分复杂并且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本组资料显示这类产品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炎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