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多收了三五斗》《创造学思想录》《论美》苏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多收了三五斗》《创造学思想录》《论美》
《多收了三五斗》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2. 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3. 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难点:
1. 体会小说运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特色。
2. 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二、介绍作者情况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为语文教材。
三、整体感知
1. 简单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尤其是在江南农村,那里的农民生活更加悲惨。
2. 这篇小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3. 给课文划分层次,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70段),写江南小城旧毡帽朋友们被迫贱价粜米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7l段),写同样的故事还会到处发生,揭示其普遍性。
4. 课文的第一部分是以旧毡帽朋友的活动为线索来写的,重点写了三个场景,是哪三个?
明确:第一层 (第l—34段)写米行粜米;
第二层 (第35—44段)写街头购物;
第三层 (第45—70段)写船上议论。
5. 旧毡帽朋友们丰收后更加不幸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洋米,洋面的冲击;②向局子捐钱;③向田主交纳地租;④“同行公议”的商人压低米价。
6. 一般的小说都有三大要素:故事情节;人物;环境。我们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有了基本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写了哪些人物?
旧毡帽朋友;米店老板;伙计等。
7. 课文中的人物和我们常见的小说中的人物名称有什么不同?
明确:“旧毡帽朋友”代指江浙一带的农民。课文中用带有地域特征的外貌特点代指人,塑造了苏南一带的农民群像。
8. 提问:如果课文中不采用这种写法,而是塑造一个或几个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来展开这个故事,与现在的写法相比,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明确:课文中的写法更好。这就是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通过这一群像的塑造使小说揭示的主题更具有普遍意义,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宽广。
9. 对课文主题的思考。
提示:这篇小说运用了鲜明的对照手法来处理安排材料,从这些对比中以及人物的对话中我们找出了农民“丰收成灾”的原因——在粜米的场面中,农民的哀求,老板的冷漠,农民粜米前后的喜悦和悲伤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的体现了农民的希望与失望,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并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憎恨之情。
四、总结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遭遇,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让我们体会到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
《创造学思想录》
一、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和特点,
2. 初步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第一条是讲创造的精神状态,第二、五、六可归纳为人的思维习惯问题,第三、四条是与想象有关的,第七第八分别讲了看问题要抓本质和按规律办事。
三、逐个分析,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道理。
(一)放松
1、理解分析:
态度严肃不代表有创造力,人的精神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获得灵感。
作者以猴子为喻,形象细致地描绘,猴子那种严肃的形象与下文的猴子觉得痒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在轻松中明白事事板着面孔是没必要的。
2、举例:
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处于放松状态,记忆的能力反而会提高,创造力反而会爆发出来。
②和尚打禅,关键是放松,放松后才能入静,入静后才能顿悟。
③“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④橡胶硫化技术的发明创造。美国科学家古德意在实验中不小心,把橡胶和硫磺的混合物掉落到热得烫手的炉子上,当他刮下来时,出乎意料地发现:这种经过加热的橡胶和硫磺的混合物,尽管很热,但不粘了,冷却后也不硬了。这个机遇可以说是在放松状态下,无意识发现的。
(二)造就你自己的规则
理解分析:
叙述了一个打破常规获得成功的例子。“一筹莫展”说明采用常规思维方法解开“高尔丁死结”的窘态。而亚历山大却打破常规思维“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用剑将结劈成两半。因循守旧和创造是对立的。死结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没有创造意识。
这个寓言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创造”二字的真谛。创造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摹仿、重复、循规蹈矩、似曾相识,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绝不是好的创造,实际上根本就谈不上创造。好的创造必须是新奇的、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8 On the town综合教案 外研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9 English for you and me综合教案 外研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9 English for you and me模块检测 外研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9 English for you and me综合测试 外研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7 Eating together综合课件 外研版.ppt
- 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8 On the town综合课件 外研版.ppt
- 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5 Unit1 You must keep to the path课件 外研版.ppt
- 九年级英语下册 Unit1 Life on Mars Main Task第一轮知识点复习 牛津译林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下册 Unit1 Life on Mars Reading教案 牛津译林版.doc
- 九年级英语下册 Unit1 Life on Mars Checkout课件 牛津译林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