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凉市社会福利院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城市背景1.地理位置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 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平凉市的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在全省气候区划中,属于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区。平凉山川毓秀,风光奇特,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星罗棋布,相映生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平凉市位于东亚季风区内,属典型的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类型、风向有季节性,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2.城市特色平凉市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尤以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天下王母第一宫——回中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等闻名于世。并且平凉市有泾河流经而过,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灵气,充满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二、项目概况本项目基地位于平凉市三天门崆峒大道与青年南路相接的西北部,东邻建华厂,西邻交警支队(建设中),南与平凉市儿童福利院相望,并比其低2 米左右。项目定位为:平凉市社会福利院,主要服务对象为老年人。功能主要包括:综合楼(接待、医疗、康复、办公);自理楼(自理老人100 床位);护理楼(半护理老人96 床,全护理老人99 床);服务楼(餐饮、超市、老人活动、锅炉和洗浴等)。本项目力求建设科学合理,功能完善,营造人性化、生态化、现代化、地方化的生态绿色生活和居住空间,为城市建设增添光彩。三、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62/T25-3033-2006《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40-2003《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J 64-8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 JGJ67-8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 GB50025-20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业主为本项目提供的方案设计任务书和基础资料国家及地区关于房屋建筑、交通、卫生防疫、消防、防雷等相关现行设计规范、规定四、设计理念与构思1.共同——山之气韵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 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2.共通——上善若水水的品性历来是为国人所崇尚的,老子的《道德经》里就有“上善若水”的赞誉。泾水现称泾河,是渭河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泾源县境,流经平凉、彬县。泾河下游水利工程较多,著名的郑国渠即是其中之一。__3.共生——大地年轮人生的年轮是随着时间而在不停的转,犹如大地年轮一般,永无止境,生生不息!4.总体构思——大地年轮,山形水意;气舒八方,神凝太极主体建筑自理楼及护理楼取“山形水意”:层叠成山的造型,如西北大地的年轮,承崆峒一脉的气韵;其婉转悠长的走势则隐喻泾水清波,长流不竭。山之稳、水之灵,象征生命的强健与活力,生生不息。服务楼,将原有建筑巧妙改造、增建,既融入整体格局,又自成一方天地。建筑布局通过巧妙分割与联系,自然形成了东西两个院落,东边院落近邻主入口,为形象、交通广场;西院落安静舒适,为老年人休憩活动的后花园。5.文化内涵——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根据老年人特殊需求量身打造设计细节。崆峒山体现道教文化的古朴、自然,太极讲究和谐,宇宙之根本。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尾,万物皆由其中生出生态设计。6.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但享黄昏夕阳好,朔风不扰,西北的气候,颐养的需求,使得阳光成为最珍贵的资源。总体布局上使所有的养老院居室都有充足的阳光,尤其是中、下午的阳光。有机的整体布局使两个个院落在冬季都受到阳光照射,尤其是西院落,更是阳光充沛。五、设计原则1.国家及甘肃省、平凉市现行规范、规定为依据,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2.体现社会福利开放开明、人性化、现代化的服务特色;3.作为目前区域内的标志性建筑,设计造型要新颖,大气,具备与时俱进特点,总体设计使建筑与环境相辉映,并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相融合;4.满足各使用功能要求,布局合理,交通流畅,使用方便;5.坚持可持续发展,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安全节能,技术设施先进,使整个规划设计具有前瞻性、时代性;6.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规划设计讲求精益求精,计算准确,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标准。设计确定的各类建筑材料也会严格把关,精心选择,符合国家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