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单元历史智慧.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 历史智慧 黄瑞年1.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理解正确的是 ( ) A.从反面讽刺 B.含蓄地嘲讽C.从正面说服 D.委婉地规劝2.对下列加字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朝服衣冠 朝:cháo朝廷、朝堂B.时时而间进 间:jiàn间或、偶然C.能谤讥于市朝 谤:bàng指责别人的过失D.期年之后 期:jī一周(年)3.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A.B. C. D.4.对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称呼,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妾畏臣臣之妻私臣 王之蔽甚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A.// B.//C.//D.//阅读,完成5—8题。5.加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朝服衣冠:衣服 D.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6.对加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以告,则杀之 皆以美于徐公A.相同,相同 B.相同,不相同C.不相同,不相同 D.不相同,相同7.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忌不自信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又弗如远甚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8.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B.“徐公何能及也!”——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注:昭奚恤,楚国贵族,楚宜王的名将,在中原各诸侯国中有较大影响。专属,单独地托付。.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1)群臣莫对:_____________(2)虎求百兽:______________(3)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__________(4)子以我为不信:______________.下列句中加词语,其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B.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C.今王之地方五千里D.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中加词语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虎求百兽而食之天帝使我长百兽子无敢食我也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A.两个“百兽”意思不同,“无”和“不”意思也不同。B.两个“百兽”意思不同,“无”和“不”意思相同。C.两个“百兽”意思相同,“无”和“不”意思也相同。D.两个“百兽”意思相同,“无”和“不”意思不同。.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楚宣王问“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这个问题,表明楚宣王担心昭奚恤影响太大,自己将会受到昭奚恤的威胁。B.江乙说的寓言故事表达的含义是,北方是因为畏惧昭奚恤而畏惧楚宣王的。C.“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大王您不知道北方怕您,却认为他们是怕昭奚恤”。D.“犹百兽之畏虎也”是在委婉地告诉楚宣王,北方怕的是您,因而昭奚恤对您没有威胁。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第二子,隋末天下大乱,遂劝其父起兵,亲临戎阵,征服四方,成统一大业。及即位,励精图治,从谏如流,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在位23年,庙号太宗。根据《旧唐书》记载,唐太宗初登基时,有一个书记官张蕴古上《大宝箴》一篇。大宝乃人君所居宝位,箴是警戒之辞。作为人臣张蕴古不敢直说是箴规天子,故以大宝名之。这箴中之言语,字字真切,句句有味,从之则为尧舜,反之则为桀纣。人君尊临大宝,须把此番话语常常在目,做个箴规,方可以长保此位,所以名曰《大宝箴》。太宗深以蕴古之事为警,赐他束帛,升他做大理寺卿。观太宗纳善言之速如此,其成贞观之治,盖得益于是《箴》为多。唐太宗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一定执政能力的皇帝,与他善于纳谏有很大关系。他的《贞观政要求谏》中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言语;在《教戒太子》中言道“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这足以见出唐太宗是一个明君。 魏征,众所周知是唐太宗时的谏议大夫,官至光禄大夫,屡次上谏,其中最著名的有《谏太宗十思疏》,有时甚至是犯上直言,而太宗却善待之。唐太宗在《答魏征手诏》中开首“省频抗表,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披览忘倦,每达宵分。”最后曰:“迟复嘉谋,犯而无隐,朕将虚衿靖志,敬伫德音。”在阅览谏议疏时以至于忘记疲倦,通宵达旦;并期望魏征今后有什么好的谏议但说无妨,无须隐讳,将敬盼善言。这足以见出他对待臣下谏议的诚恳态度和热切期盼。其情真,其意切。从此也可以看出唐太宗为人君心胸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