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成环境对交通性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进展概述
摘要 建成环境对交通性体力活动的影响是公共健康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此,本文针对国外近10年中有关交通距离、土地混合使用、人口密度、步行和自行车基础设施、街道连通性和网络设计、交通安全和环境美观等建成环境要素对人们出行方式和交通性体力活动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多数研究认为,这些建成环境要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步行、自行车等积极性出行方式的选择,改善建成环境要素可能有助于交通性体力活动量的增加。这提示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交通系统发展和公共政策制订来提高人们的交通性体力活动量。
关键词 建成环境;体力活动;交通;步行;自行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1―0041―05
1 前言
自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体育锻炼的益处已经广为人知。然而,人们体力活动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调查显示,在我国城市和乡村成年人每天参加30分钟或以上中等强度或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比例分别为21.8%和78.1%。针对我国青少年的调查也显示,我国青少年课业负担太重,体力活动基本依赖于体育课,仅有约8%的人会在课余参加中等强度或大强度运动。因此,提高国民整体体力活动量是今后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民健身计划和全国亿万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也已初见成效。不过,全面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何吸引更多的群众主动、积极地多进行体力活动,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积极的体力活动习惯,需要我们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思路。
体力活动不仅包括体育锻炼、工作中的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还包括交通性体力活动,主要包括步行和骑自行车。需要说明的是,人们的许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往往带有交通和休闲娱乐的双重目的,许多研究也未将两种目的的步行和骑车区分。因此在本文中的交通性体力活动是指除了专业体育训练以外的所有步行和自行车活动。一项对67143名上海市妇女进行的近六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以步行和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可以显著地降低各种死亡风险。另一项针对学生的研究发现,交通性体力活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鼓励人们多采用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方式,有助于其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因此,如何鼓励和倡导人们增加交通性体力活动是提升全民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针对交通性体力活动的研究,多是从生理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的角度出发。建成环境(built enviromnent)是人为建设改造的各种建筑物、场所,尤其指那些可以通过政策、人为行为改变的环境。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建成环境对人们交通性体力活动的影响,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不过,目前我国在本领域的研究相对还比较少,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拟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外建成环境对交通性体力活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为促进我国国民交通性体力活动水平提供参考。
2 建成环境对交通性体力活动的影响
2.1 相关的理论模型
城市环境的规划影响着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该领域的研究对城市的规划和交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城市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早在1954年,美国学者Mitchell和Rapkin在《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的功能之一》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的关系问题。其后,学者们纷纷分别提出了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些模型。这些模型成功预测了当时的城市交通需求,并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欧美国家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欧美国家的一些大城市由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城市道路已经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此时,更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城市建筑环境和人们出行方式选择的关系,并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城市环境以减少汽车的使用。从八十年代末开始,美国提出了新城市化。新城市化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交通规划应在考虑机动车交通发展的同时,兼顾步行、自行车等其他非机动车交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针对人们交通方式选择的研究积累,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基本理论模型。其中一个常用的模型是简单经济模型,可表达为:N=f(p,Y,SD,LU)。根据该模型,人们的出行选择(N)主要受四个因素影响:出行的成本(P),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个人收入(Y);个人的基本情况(SD),如:性别、教育程度等;居住地和工作地附近的建成环境(LU),包括:建筑、交通设施、公共设施的区位、环境美观程度等各方面。
2005年Alfonzo建立了一个五层次理论模型解释了人们是否采用步行作为交通方式。根据该理论模型,人们是否采用步行作为交通方式需要考虑五个层次的因素,而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7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doc
- 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硬膜外腔镇痛分娩的疗效比较.doc
-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退热疗效评价.doc
- 布洛芬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观察.doc
- 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效果及影响因素.doc
- 布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doc
- 帕金森病的国内外治疗进展.doc
- 帝斯曼 尽我所能 满足市场所需.doc
- 带着瘫痪前夫去改嫁:深情滚滚祁门一家人.doc
- 带着老爸微信卖烧烤,“80后”海归的新孝道.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