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门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docVIP

浅谈门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门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   【摘要】总结门诊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强调树立职业防护管理理念,建立健全防护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   【关键词】职业防护;门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6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63-01   门诊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风险性高的护理服务。护士在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的同时,常忽视了自身职业的安全与健康。现对门诊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总结,并指出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   1危害因素   11感染性危害因素   111呼吸道感染门诊人员流动量大,卫生清扫方法不当,空气中悬浮的细菌播散加速。并且因首诊负责制的原因,对前来就诊的病人,如肺结核,需通过检查才能确诊转到传染病院。护士在防护措施不当的情况下接触病人。又如突发疫情的非典时期,有时来不及防护或防护物资不足,这些都增加了门诊护士通过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机会。   112锐器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多经血液传播各种疾病。[1]导致护士损伤的医疗锐器中,各种针头、安瓿碎片最常见。护士因工作紧张或年轻护士操作不熟练,被刺伤的事情常有发生。同时安瓿质量不好,导致安瓿碎片扎手,受伤后没有及时采取规范的消毒处理措施也会导致感染。   12物理性危害因素   121搬运病人门诊护士常接触危重的病人。协助病人翻身更换体位因人力不足,用力不当或搬运姿势不合理,常会造成腰背扭伤。   122先进医疗仪器广泛应用,导致电离辐射蓄积门诊常用的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电动吸引器、电插线板,在操作时有发生漏电短路现象和电灼伤的可能。有资料统计,如自我防护不当,电离辐射蓄积可能导致癌变。[2]   13化学性危害因素   131化学消毒剂如碘酒、乙醇、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门诊每天的物品和环境消毒都离不开以上化学消毒剂。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刺激皮肤、眼睛、呼吸道粘膜。还可引起皮肤烧伤,甚至爆炸等安全问题。有的消毒剂有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   132配液过程中化学药物的伤害很多化学药物具有毒性,经常接触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个别护士工作中防护意识差,认为戴口罩、手套工作不方便,造成对身体不同程度的伤害。   14心理社会性危害因素   141护患纠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加之媒体的负面报道,使病人及家属对医院不信任、期望值过高。护士稍有不慎或违背操作规程,就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造成护患间纠纷。   142人身攻击门诊每天接触大量病人及家属。每个人素质不同,加之本人来院时间无规律性,给护理工作带来难度。尤其危重病人家属情绪不稳定,有时为了一点小事也会对护士出言不逊、大打出手。   143心理压力门诊护士工作节奏快、频繁倒班。扰乱了正常生活规律,造成护士情绪不稳定、心理疲劳。抢救病人时需争分夺秒,不许有丝毫差错,这种风险性高的工作给护士带来很大心理压力。   2职业防护措施   21感染性因素的防护措施   211医院管理层应重视和科学规范管理树立职业防护理念,建立健全防护管理制度。管理者有责任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在管理上做到以人为本,尤其在针刺伤防护管理方法上应改进,做到科学管理,保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212加强个人职业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增强个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对新护士上岗前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的岗前培训。对在职护士应不断进行相关继续教育,提高职业防护能力。   213个人防护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操作规程。操作时根据不同防护要求,戴口罩、手套、帽子、眼罩。同时洗手是避免细菌感染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因此,护士平时要掌握洗手指征、认真洗手。   214针刺伤的处理护士在操作中受到针刺伤后,应立即采取现场处理措施。挤出伤口的血,肥皂擦洗后用流动的清水冲刷并消毒。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测、追踪观察或用药预防。同时还要认真执行上报制度。   22物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护士工作时应规范操作。搬运病人时应掌握省力原则。科室应合理配置人力,加强同事间协作。使用高科技医疗仪器时,掌握使用说明,严格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同时注意用电安全,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23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231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操作时应戴手套、口罩,尽量不接触有刺激性的消毒剂。易挥发性的化学剂注意加盖密闭保存。治疗室定时开窗换气,加强空气流通,有条件的治疗室应安装排气扇。   232各种治疗用药时的防护护士在配制药物时,为减少空气中弥漫的药物颗粒进入呼吸道,应戴周边有松紧带的口罩。在接触毒性大的化疗药物,护士应戴聚乙酯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穿隔离衣,同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