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老中医运用角药之经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名老中医运用角药之经验   【摘 要】角药是属于中药与方剂的中间之物,是人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所发现的用药规律,是前人经验的积淀,有理有据,不是简单的药物堆积。笔者总结名老中医运用角药之经验,以期对临床应用角药有所裨益和启发。   【关键词】角药;名老中医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9―02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从文字的六书可知,一人为一,二人为从,三人为众。《素问?至真要大论》道“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从上可知,“三”成众、成体、生万物,在药物组合中,“三”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药物使用从单味药到复合药,从复合药走向方剂,再从方剂中寻求共性,探求其内在的规律和真谛,这是一个发展过程。药贵精专,法重配伍,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反复地循环,使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飞跃。   “角药”一词,看来陌生,但医生却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此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着长期的医疗临床实践,简单地说,它是三种中药的有机结合(如临床中常用的“三仙”、“三黄”、“三仁”、“三子”诸药),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长期临床实践的积累和沉淀,有理有据,而非简单的药物堆积。角药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七情为配伍原则,三种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角药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在方剂中起主要作用或辅助作用或独立成方,以达到减毒增效之目的。名老中医在临床上用药都有各自的特点,善用对药、角药是其共性,现将部分现代名老中医运用角药之经验介绍如下。   1 姜良铎主任运用角药黄连、吴茱萸、石斛治疗胃脘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首届中医博士姜良铎,治疗胃脘痛寒热并用、燥润相济。常用黄连、吴茱萸、石斛配伍,该角药是在《丹溪心法》记载的左金丸的基础上加石斛构成,治疗肝火犯胃、胃阴被伤之证。肝火旺,实则泻其子,黄连清心火,以达泻肝火之目的;少佐吴茱萸既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又能制约黄连苦寒之性;石斛养胃生津。三药合用,清肝泻火,和胃养阴[1]。刘绍武主任亦用黄连、吴茱萸、石斛加天花粉治疗胁痛,胃脘痛,口干舌燥,饥不择食之证。左金丸加石斛补前人之不足,使治疗更加完善。   2 郝万山主任运用角药柴胡、黄芩、半夏治疗少阳证等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对《伤寒论》柴胡剂颇有研究。认为柴胡解经气,舒气郁;黄芩清胆热,清郁热;半夏辛散助柴胡以解郁,化痰消饮去水,和胃降逆止呕。由柴胡、黄芩、半夏和生姜、人参、甘草、大枣组成的小柴胡汤,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伤寒论》小柴胡汤治疗少阳受邪,经腑不利(伤寒论96、97、 263、 264、 265、 266、 379条)、三阳同病(伤寒论99条)、少阳不和兼太阳表邪(伤寒论101条)、少阳不和兼太阴脾虚(伤寒论100条)、少阳不和兼阳明胃热(伤寒论229条)、伤寒瘥后复发热(伤寒论394条)、热人血室见寒热交错者(伤寒论144条)。后世用小柴胡汤解热,治疗肝胆胃胰肠等消化系统疾患、精神情志疾病、妇科疾病[2]。   中药治疗妙在用量,辽宁中医学院关庆增教授在“小柴胡汤研究与应用”一文中,揭示了柴胡的用量规律,指出柴胡用量小剂量(5-8克)能升提中阳,中剂量(10-15克)能疏肝解郁,大剂量(16-24克)和解少阳[3]。在《名医名家方剂心得汇讲?内科卷》一书中王绵之关于小柴胡汤的方解为“半夏与柴胡、黄芩合用,既能够降胃气,止呕,又能祛痰,所以小柴胡汤中治病祛邪的主要是这三味药”。   3 雷忠义主任运用角药三七、陈皮、丹参治疗心脏病   陕西省中医医院雷忠义主任治疗心脏病五十余载,潜心研究,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颇有建树,闻名于秦;中西汇通,发微创新,立心病痰瘀虚毒之说,揭示心脑病病机规律。“痰瘀”互结是胸痹心痛发病的主要病机。《金匮要略》指出 “阳微阴弦”是胸痹心痛发病的病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宋代《太平盛惠方》“胸痹疼痛,痰逆于胸,心膈不利”,阐述了本病与痰相关。《医林改错》“突然胸痛……用血府逐瘀汤一付立止”;《血证论》“心痛血急宜祛瘀为要”阐述了本病与瘀血相关。清代《继自堂医案》认为此病不惟痰浊,且有瘀血交阻膈间,方用全栝楼、薤白、旋覆花、桃仁、红花、瓦楞子、元胡合二陈汤,实为痰瘀论之雏形。从治疗冠心病延伸到心脑血管其他之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缺血性中风、血管性痴呆等等,揭示心脑病病机规律,本虚标实,痰瘀为其证型共性。雷老从20世纪70 年代始,开始观察用养心活血汤治疗心血管疾病,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