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二语文:4.5 《晚秋初冬》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以一种静观自然的态度来写作的,感悟作者对自然深切的热爱。
   2、解自然美的意义,体会散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感受情景交融的意境。
   3、关注身边的日常风景,运用写景的方法把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目标一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切艺术的形式都是在较人们欣赏“美”。呕吐能够国艺术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来搭建起人们通向“美”的桥梁,由对美的感知来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比如写景散文,读者由作者笔下的文字来感受自然的美。在作者笔下,打动我们的仅仅是作者所描述的风景吗?我们先打开课本8 4页的几段话。由此可见,只有被作者写活的风景才能打动人,而风景怎样被写活,那就是历来被人所论述的“景”与“情”的关系了。
二、  作者介绍
              
    德富芦花,本名健次郎(1868-1927),日本 近代著名社会派小说家。出生于日本的一个上流家庭。在母亲的影响下,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很深。1889年来到东京,从事西洋文学翻译的工作和撰写一些杂文小品,并陆续发表。在这段时间里,他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受托尔斯泰的和平思想和 歌德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1898年3月,发表了第一部文学作品集《青山白云》,从而正式开始他的文学生涯。他尊重自然,主张人类和平,宣扬人道主义,真正使他一举成名的是189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不如归》。在这部作品中,他愤怒地控诉了封建伦理道德对日本妇女的戕害。1898年发表随笔集《自然与人生》。之后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回忆》、《黑潮》,针砭时弊、宣扬人道主义思想和批判封建道德。1906年造访了仰慕以久的托尔斯泰,在他逝世的前一年写下自转体小说《富士》四卷,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三、  作品简介
            《晚秋初冬》选自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在这篇作品中,作者用细腻的笔法真实地展现了一幅凄美的晚秋初冬图景。作者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用时间的转换来反映同一环境中景物的变化,逼真地描绘出晚秋初冬的自然景象。
 四、  文本赏析
  (一)整体感知
   课文被自然地分为四个部分,请用四个词语来点出个部分所写对象
   明确:落叶、寂静、清净、夜景
  (二)      第一部分
  1、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落叶的?
  时间、空间
 时间:白天—像掠过书窗的鸟影
 晚间—扑打着屋檐,使人想起雨 景
 晨起—满庭皆落叶
  空间:庭中落叶、门前银杏、遍地彩锦、树梢残叶)
  2、   本段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和好处?
     比喻、拟人、对比
    作用:有让人直接感受季节变化的视图效果。
(三、)第二部分
   1、    这一部分是写晚秋初冬的静谧,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写这中静的呢?
     白昼:天空、阳光、树木、枯叶
    庭院:菊花的影子、鸟雀残留的果实、麻雀、老猫、苍蝇
   2、   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样 的写作手法来写静的?请在问中找出相关依据。
      以动衬静
      两只麻雀飞到庭院里觅食
      一只苍蝇飞来,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连苍蝇在格子门上的爬动的沙沙声都能听见那就足以显示周围的 寂静了。通过动态的描写来衬托静态的景物,以动写静,则静之愈甚。)
(四、)第三部分
  1、这一段同样写景,与上一段相比有何不同?
   角度不同
   第二段中写白昼的静,庭院的静,而本段中写夜晚、雨及人的静。
   月夜—树影班驳,炊烟升起
  雨—雨打落叶,暮雨潇潇
   人—默然独坐,顾影自怜
 2、写景至此,由物及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表现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超然心态,尤其是结尾处能使人感受到作者孤寂的内心世界。
(五、)第四部分
   1、本段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夜景的?
  月色、夜 气
   2、理解“夜里,人生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
这种“至高无上的的声音”是作者心中的天籁之音,是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幻觉。
四、思考
 1、本文中贯穿始终的意象是什么?贯穿始终的意境 是什么?贯穿始终的作者的感情是什么?
落叶—寂静—孤寂、感伤而又从容豁达
 2,P86品读与探讨4
本文采用了片段式的文体,必修课中的《祖国山川颂》采用的也是这种文体,它具有跳跃性,有诗歌一样的节奏,自由、灵活,空白处给人余味与想象。本文写晚秋初冬,一 会儿写户外景色,一会儿又写内宅的景象,笔墨集中,一会儿写白昼,一会儿又写夜晚,随 意放松,各节文字都比较短小,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考英语 考前30天之备战 专题三阅读理解 第一节阅读理解解题方法突破 应用文类学.doc
 - 2012高考英语 考前30天之备战 专题三阅读理解 第一节阅读理解解题方法突破 记叙文文类学.doc
 - 2012高考英语 考前30天之备战 专题三阅读理解 第一节阅读理解解题方法突破 科普文类学.doc
 - 2012高考英语 考前30天之备战 专题二 完形填空 第一节解题方法突破 题材类型突破议论文学.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鲁迅如何写老师素材 苏教.doc
 - 中学主题班 诚信 中学生诚信小品素材.doc
 - 中学主题班 目标成就未来教案.doc
 - 中考语文综合复习 句子衔接题分类解.doc
 - 2015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7.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doc
 - 2015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doc
 
最近下载
- IPC-6012F 2023 EN,刚性印制板性能要求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 Boards.pdf VIP
 - AI技术对法律和法务行业的影响与展望 .pdf VIP
 - 14.《光从哪里来》课件 科学冀人版五年级上册.ppt
 - 南雄市“珠玑古巷”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 VIP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的地得”练习题及答案.doc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习作:我和过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pdf VIP
 - 2025年中国甲板机械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套PPT课件.pptx
 - 身边常见中草药.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