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彬的徽学贡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戴震研究的集大成者——徐道彬先生的徽学研究贡献 徐道彬,男,汉族, 1966年12月生,文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大型学术研究丛刊《徽学》编辑部主任,历史文献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学术思想史。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中国训诂学会会员、安徽省徽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朱子学会理事、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理事。曾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整理研究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并参与了教育部人文基地重大课题研究等;2006年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年在韩国国学振兴院从事文献整理及研究,回国后继续此项研究工作;2007年与韩国全南大学进行学术合作研究;2008—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戴震考据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近50万字,系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刊之一。并参与了安徽省社科资助项目《徽学百题》和《徽州文化史》的研究和撰述工作。主持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戴震屈赋研究》和《徽州朴学方法论研究》。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整理研究项目《戴震考据学研究》、《四书古人典林》校点。主持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乾嘉时期苏皖地区考据学风研究》。负责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课题《新安学术史研究》的子项目《戴东原学术论稿》的撰述。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传统职业变迁与明清人口流动研究》的研究。 一 戴震考据学的研究 徐道彬先生对徽学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徽州人物戴震的研究。对清代学术大师戴东原的学术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既总结了戴氏的学术成就,也探索了戴氏的治学途径,特别是对戴氏治学方法作了详尽的分析和归纳,对今天的古文献研究和徽学研究者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戴震(1724-1777)清代考据学家,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进士出身,曾任纂修、翰林院庶吉士之职。在哲学上,他认为物质的气是宇宙本原,阴阳、五行、道都是物质性的气。他还提出“光照说”,认为心之认识如同火光照物,光小照得近,光大照得远,这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直观的反映论。在伦理思想方面,认为人“有欲、有情、有知”,这是人的本性,否定情欲,也就否定了“人之为人”。他还提出“以情洁情”的主张,反对道学家的伪善,“以理杀人”。一生著作很多,包括算学、天文、地理、声韵、训诂、考据、哲学等多方面内容。有《戴震文集》、《戴震集》等。戴震是音韵学家江永的弟子。他对经学、天文、地理、历史、数学都有研究。乾隆年间为《四库全书》纂修官。对于音韵学很有研究,创立了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以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此外,他也精通训学。 徐道彬先生的《戴震考据学研究》一书,从戴震考据学背景及特点、戴震考据学成就及戴震考据学方法、戴震考据学思想等四个方面对戴震在考据学方面的成就作了首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和介绍。本书的立足点是将戴震考据学研究放置在汉代经学、宋代理学和清代考据学的学术史背景上加以纵向比较,考察其突出的治学思想和较为科学的方法论。 二 戴震与朱熹的比较 在人物研究方面,徐道彬先生还将徽州历史上另一位人物朱熹同戴震放到一起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加以比较研究。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在《论戴震对朱熹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朱子学刊》第25辑,黄山书社,2005.12)和《论戴震对朱熹始终如一的态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期)《屈原赋注》的唯物主义思想——兼论戴震早年对朱熹理学的批判和对屈原唯物思想的弘扬 (云梦学刊 2006/06)中,他指出,戴震与朱熹同出于徽州,又各领时代风骚。程朱理学受到统治者和理学家的大力提倡,却遭到戴震的猛烈攻击。有人认为,戴震早期是程朱理学的信徒,晚年转而攻击理学,是忘本。在考察戴震评价朱熹的大量具体材料后认为,学界对戴震与朱熹理欲观的对立方面注意太多,未能看透戴震对朱熹的态度是真正地“批判与继承”,所以造成了学术理解上的视差和误读。戴震对朱熹的态度看似很矛盾,但只要抓住戴震治学“实事求是”、空所依傍的特点,就能理解其中原由。朱子对戴氏有深刻影响,戴震对朱熹有公允评价,并且态度始终如一。应公正地看待其间的传承关系,纠正那些认为戴震思想有前后期的不同以及晚年竭力诋毁朱熹的错误观点。他认为,戴震早年受新安朱子学的影响,是程朱理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