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声赋》练习
搜集整理:严永祥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
A.悚然(sǒnɡ) 萧飒(fēnɡ) 淅沥(xī lì)
B.栗冽(lìn liè) 吹拂(fú) 肃杀(sù)
C.杀戮(lù) 戕贼(qiānɡ) 黟然(mò)
D.飘泊(bó) 丘墟(xū) 渥然(wò)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
A.礼上往来 秋高气爽 皎洁 零落 B.豁然开朗 秋毫无犯 惨淡 烟霏
C.挺而走险 卓有成效 寂寥 葱茏 D.丰富多彩 贻笑大方 凄切 针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①悚然而听之 ②乃其一气之余烈
B.①此秋声也 ②故其为声也
C.①其色惨淡 ②其气栗冽
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 ②夷则为七月之律
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 在夜里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快速地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小毛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憎恶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快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士兵
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战争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器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战略物资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结果实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使……感(劳累)5.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定语后置句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主谓倒装句
6.有人认为童子是个蒙昧无知的孩子,他对于主人要求“汝出视之”只是敷衍了事,亦不能应答主人的问话,只知“垂头而睡”,在文中出现只是用于陪衬欧阳子的形象;也有人认为童子天真无邪,既无“百忧感其心”,亦无“万事劳其形”,更无忧思“动于中”,所以是作者倡导的人生境界。你怎么看?
7.对于《秋声赋》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你认为哪一种观点能够成立?
8.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情感?
9.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陶渊明的诗文辞赋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真率自然,每一篇都是他的肺腑之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他的田园诗风格平淡朴素,清新隽永。但他也写过一些歌颂神话传说中的牺牲者和历史上反抗暴政的壮士的诗,风格悲壮豪放,被鲁迅先生称誉为“金刚怒目式”〔《题未定草(六)》〕的作品。陶渊明重在“写心”“写意”,并不着意描摹物象。但他一旦对景白描写生,只须 ① 的几笔,便能捕捉住景物最突出的特征,妙摄其意态、神韵,并自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他的诗文语言生动精练,明白如话而情意深厚,犹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于质朴中含有文采,貌似枯槁实则丰腴,这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指出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境界。例如:“ ② ”,诗人用一个“ ③ ”字表现盛夏树木清荫的浓郁,使无形无状的凉意,顿时可见可触,成了贮积在浓郁中的一汪清潭。又如“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十个字,不仅写出雪的 ④ ,而且传出雪野在静穆中仿佛发出微妙的声音。再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把迎风拂动的禾苗写得生意盎然,活泼可爱,仿佛有性灵,有生命。
(1)在①④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一项的是( )
A.①疏疏朗朗 ④轻虚洁白 B.①疏疏朗朗 ④轻盈洁白
C.①萧疏简淡 ④轻虚洁白 D.①萧疏简淡 ④空灵洁白
(2)在②③处填入的诗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②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③没 B.②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③余
C.②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③贮 D.②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③绕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蔼蔼堂前林”,蔼蔼是树木稀疏的样子。
B.“孟夏草木长”,孟夏是初夏时节。
C.“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风”是春风,“翼”是比拟手法。
D.“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意思是:远风掠过平旷的田野,秀美的禾苗饱含新的生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潜的诗不是一味飘逸,也有“金刚怒目式”。这说明评论作品要“知人论世”。
B.“大匠运斤,无斧凿痕”这一比喻说法既是赞美陶诗艺术造诣之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开幕式文本(4.10)(disiban).doc
- 开平市赤坎镇小学校.doc
- 开开心心海南行.doc
- 开心里个来_占德凤.doc
- 开放性活动质性评价量表的开发与应用开放性活动质性评价量表的开发与应用2.doc
- 开服统计.docx
- 开盘方案——余琪.doc
- 开盘答谢晚会方案(新改2月28日).doc
- 开车新手.doc
- 开课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