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的心理挫折及其淡化方式.docVIP

浅谈高中生的心理挫折及其淡化方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高中生的心理挫折及其淡化方式   [摘 要] 本文对心理挫折及其行为反应做了阐述,分析了高中生心理挫折的起因,并提出了淡化心理挫折的办法。   [关键词] 高中生;心理;挫折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65-2   古语有云:“石者,其可为行人之利,亦可为行人之碍”。的确,石头本身非好非坏,利用得好则好,利用的不好则坏。石如此,生活中的挫折也如此。挫折于强者是一个驱动力,而于弱者则是一个阻碍力。高中生在人生的大海上扬帆远航的时候,总难免会遇到狂澜险浪。尤其是如今的孩子,他们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在长辈们的保护伞下衣食无忧,少有经历世间风波、人情冷暖。当挫折如浪潮般扑向他们时,自弃生命、杀父弑母的人寰惨剧也就可能降临在他们身上。因此,淡化和消除高中生的心理挫折,让他们能够在青春的道路上快乐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而道远,而班主任扮演的角色更是举足轻重。   一、心理挫折   何为心理挫折?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扫除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挫折总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做到阻止学生心理挫折的产生,但他们可以充当亡羊补牢之人,在学生产生心理挫折之后,替他们排忧解难,及时淡化和消除心理挫折。此外,学生的心理挫折带来消极后果亦属正常,作为班主任要视其消极后果的轻重,果断采取措施,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唯有如此,方可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和学习的正常。   二、高中生心理挫折的行为反应   学生每逢挫折,有焦虑之态,落魄之感,皆属人之常情,控制力强的则会利用理智逐步摆脱挫折的困扰,而控制力弱的则极容易被挫折侵蚀理智,出现具有盲目性和冲动性的情绪行为。虽然大多数学生受良好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滋养,因而具有较清晰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面对百般挫折仍不失理智、不屈不饶。但教育工作者应该时时引导学生掏空心里的挫折,否则积压的挫折将会成为学生的不堪重担,一旦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就会触动情绪的地雷,转而引发盲目性行为。而关心问候则是治疗情绪性行为的良药。“欲治其病,须先知其病情”,因此,教师想要帮助有情绪性行为的学生,断然不能缺少对情绪性行为的了解,情绪性行为有以下表现:   (一)攻击。“人如气球,气如挫折,气多则球破”。人并非可以无限容纳挫折,当人无法容纳过多的挫折时,就极容会易通过攻击行为释放挫折,而攻击行为又表现为语言激烈、情绪无常、脾气暴躁,进一步恶化为挑衅伤害他人。由此易知,挫折和攻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在行为社会学习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于的《挫折与攻击》中得到充分的实验证实。他们坚信攻击源于挫折,因此,某攻击行为发生在某人身上,则可知此人先前必然遭受过挫折。如某个同学带着满腹委屈,在同学面前火冒三丈,翻桌砸椅,以释怒气,这是因为他之前受到过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詈骂。   (二)投射:简而言之,就是将己之错归因于他人。如某同学本性孤僻,为人高傲,常常不愿与他人接近,却误认为是他人目中无我,以致自己无法容纳他人。   (三)退行:指其行为表现与其年龄、身份远不相符,心理状态显得如儿童般幼稚。如一位同学只因考试不及格,便在老师面前哭三啼四,说苦诉痛,抑或干脆罢吃罢饮。   (四)反向:指当自身实际状况无法被自己接受时,便表现出与自身实际状况截然不同的行为。如某同学深知自己才疏学浅、见闻寡陋,却硬要装作才高八斗、见多识广。   (五)畏缩:指受挫之人自卑自弃,远离群体,迷失自我,意志薄弱,从而导致敏感性减弱,判断力下降。   (六)固执:指表现得执拗非常,心胸狭窄,思想晦涩,总是坚持自认为正确的看法、行为,而他人的意见却难以入耳,从而失去对身边事物的正确判断。   三、学生心理挫折的起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外在行为其实是由内在的心理主导的,而人的外在行为又会影响内在的心理。因此,造成心理挫折有外在的社会因素,也有内在的心理动机冲突因素,但心理动机冲突是主要原因。下面是高中生常见心理挫折:   (一)学习挫折   由于如今的教育基本上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唯成绩是瞻,加之教师对学生的褒贬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态。因此,若当学生经过悬梁刺股的努力之后,考试成绩仍不如自己所愿,或未被教师肯定,心理的挫折感就会潮涌而来。   (二)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大舞台,人们通过人际交往可以展现自身风采,充实内心世界,满足情感需求,但有些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适得其反,在陌生人前和陌生场景中表现得忧心忡忡、惶惶不安。譬如某班女生邝海梅,因在一次班会上发言,以不甚标准的普通话错说了话,台下便讥声四起,此时的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