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婉约派代表。第一个专业写词的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记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雨霖铃 柳永 写作背景 作者才情卓著,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生活穷困潦倒,处世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离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细节描写。道不尽,说不完的千言万语,而今只有沉默着看对方的泪眼,细数眼中无限的情意,无奈兰舟催发。 全文结构 离别之前 勾勒环境 离别之时 描写情态 离别之后 刻画心理 分析艺术手法 意象 寒蝉 长亭 骤雨 烟波 暮霭 楚天 杨柳 晓风 残月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一句给我们点出了别离的季节(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雨后阴冷的黄昏), 寒蝉、长亭、日暮、雨歇,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的送别氛围,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2、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名句赏析 这一句动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的手法,词人借用想象之景:浩渺的烟波,沉重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营造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难舍、孤独寂寞的感情。 离别后: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温庭筠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原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 —曹植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 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 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 白 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 李清照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意境 悲凉 苍茫 凄清 融情于景 实写 — 虚写 虚实相生 概括艺术特点 1、直接抒情 2、借景抒情 3、虚实结合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 杨柳、晓风、残月 烟波、暮霭、楚天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个人边读边划记出《望海潮》中描写都市生活景象的句子,体会词作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①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②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③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④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百姓生活 市井面貌 自然景观 历史传统 地理位置 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柳浪闻莺 南屏晚钟 双峰插云 花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