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药膏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伤药膏(本院制剂)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早期肿胀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10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脱水剂甘露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用伤药膏外敷治疗,对两组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8%)。 结论 伤药膏外敷治疗骨折早期肿胀有较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效果,能减少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患者乐于接受。
[关键词] 伤药膏;跟骨骨折;肿胀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b)-0117-02
跟骨大部由松质骨组成,骨折后出血较多,早期肿胀严重。如果肿胀消除时间长,一方面延长了手术干预时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影响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肿胀时间越长,局部组织损伤越重,术后并发创口愈合不良、皮肤坏死概率越大,因此,尽快将肿胀消除到可以手术干预的程度是早期治疗的主要目标[1]。笔者对2010年7月~2013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新鲜跟骨骨折早期肿胀患者在甘露醇脱水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伤药膏外敷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跟骨骨折伤后48 h内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8~50岁,平均34.56岁。所有病例均为单纯性跟骨骨折且骨折后肿胀程度为Ⅱ度以上(包含Ⅱ度),排除其他复合伤和并发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 18~50 岁,平均35.23岁;Ⅱ度肿胀33例,Ⅲ度肿胀17例。治疗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9~50岁,平均34.78岁;Ⅱ度肿胀35例,Ⅲ度肿胀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胀程度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2 h内即开始治疗,先将患肢放于布朗架上,然后将伤药膏均匀涂在双层纱布上,涂药厚约2 mm,面积8 cm×12 cm,将涂药纱布中心贴敷于肿胀最明显处,再覆盖2~3层无菌纱布,宽松包扎,每12小时更换1次,由指定主管护师完成以上护理操作,同时给予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对照组:将患肢放于布朗氏架上,单纯使用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
治疗组及对照组使用的布朗架高度及陡度均一致,高为60 cm,斜坡为35°。
1.3 疗效判断标准
1.3.1 肿胀判断标准 Ⅰ度:患肢皮肤较正常皮肤紧,但皮纹存在;Ⅱ度:患肢皮肤紧张,但无张力性水泡出现;Ⅲ度:患肢皮肤紧张发亮,皮纹消失,皮温明显增高且出现张力性水泡。
1.3.2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肿胀减轻的时间7 d[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8%)(表1,表2)。
3 讨论
跟骨是松质骨,骨折后必伤筋脉,血不循经而溢于肌肤腠理之间,瘀阻静脉,阻滞气机,气滞血瘀,发为肿痛,淤血阻滞,郁而发热,发为局部红肿热毒之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又说“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3]。伤药膏[为本院制剂,批准文号:赣药制字(2004)第20052号;成分:栀子、白芷、生半夏、生川乌、红花、当归、土鳖虫、制没药等]中重用栀子,其为苦寒之品,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消肿通络见长,白芷具有消肿止痛之效,两者共为主药;当归、红花功能活血化瘀;土鳖虫、制没药破血逐瘀、行气散血、消肿定痛;生半夏散结消肿,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消肿定痛之效,作为辅药。生川乌、草乌为辛热之品,以平衡主药之苦寒[4]。由于水肿的主要原因为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容量增加继发钠和水的潴留,单纯采用甘露醇进行脱水时,容易并发电解质混乱,外渗可至组织水肿、皮肤坏死,且容易出现渗透性肾衰竭[5-6]。利尿消肿另一缺点是患者尿多,对于不能下床的患者来说,增加了痛苦及护理的难度。有人在急性筋膜间区综合征甘露醇治疗的试验研究中发现,利水剂治疗骨科创伤引起的肢体肿胀仅仅是治标,无治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