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太宗纳谏如流,开创贞观之治
唐朝的贞观时期,是宰辅制度的典范。这样一种制度,是相权对皇权的一种分解,对皇权的一种再平衡,使得唐朝这个社会是一个良性的社会,这跟宰辅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真可以说是千古一帝,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开明君主,空前没有问题,绝后其实也没有问题。
他最重要的开明明智之处,刚登上龙座,就不断跟大臣们探讨,前一代的隋朝为什么灭亡得那样快?原因何在?反复讨论这个问题。
譬如贞观二年,唐太宗问宰相魏征:什么样的君主算作明君,什么样的君主算作昏君?魏征的回答很有意思,说君主所以明,是由于能够兼听,君主所以昏,是由于偏信。当着皇帝的面,直截了当,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贞观十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帝王之业,草创和守成到底哪个难?已经是贞观十年了,在位已经十年,还在探讨创业和守成的问题。房玄龄也是宰相,房玄龄讲,创业是非常难的。魏征则说守成更难。唐太宗觉得两者说得都对。他说,房玄龄跟他一起定天下,知道创业九死一生,是很难的,而魏征从治国的角度看,觉得守成更难,他也很佩服。这样的君主,何其明白事理呵!
贞观十五年的时候,他又跟大臣们讲起打天下和守天下的难易问题,魏征回答说,创业和守成都难。唐太宗说,一定会那么难吗?如果能够任贤能,听别人的意见,这又有什么难的呢?魏征说,自古的帝王,在忧危的时候,困难的时候,容易听别人的意见,而一旦安乐,心怀比较宽怠的时候,就不容易听别人的意见,以至于后来走向灭亡。你注意,已经是唐太宗在位十五年了,魏征当面就讲,一旦天下太平,比较安乐的时候,皇帝不容易听意见,不听意见最后就可能灭亡。这个话,讲出来难,听也不容易。
唐太宗有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跟宰相们讨论,他对这些宰相也称赞备至。他说哪些人常常提出一些意见,令他觉得非常可信,而且这些意见都非常稳妥,如果说治国有什么成就的话,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功,是大家跟我一起的成功。当时以魏征为代表的这些宰相,真是不客气,都直截了当地讲话。在这些直谏当中,魏征是第一位的。有一次唐太宗跟魏征说,你前后向我谏了二百多件事情,如果不是挚诚,怎么能够做到这样?他夸赞魏征为人挚诚。他又跟别人讲,说有人认为魏征举止疏慢,礼貌不够。他说你们觉得他是疏慢了,可是我觉得他非常妩媚,觉得他非常可爱。
历史上,像唐太宗跟魏征这样的君臣关系是很少见的,但是在唐太宗在位期间,贞观时期,敢于提意见,讲真心话的,能够直谏的,不止魏征一个人,当时有一批人。比如说像薛收也是宰相,唐太宗本人武功很好,也喜欢征战,但是薛收跟他讲,这个事情不要做得太多,太多了,以皇帝之身,以为你是一种游乐,虽然你是爱好,但不应该那么多的做。薛收提了这个意见以后,唐太宗奖给他40锭金。
还有一位叫孙伏伽的,提出法律方面的意见,唐太宗赐给他一个公主园,这个园值百万。有人说给得太多了,他提意见你不杀他就不错了,你还给他报答。唐太宗讲,我继位之初,一开始没有那么多人敢谏,除了魏征之外,其他人不敢谏,我奖励是为了大家多给我提出意见。温彦博,很有名的宰相。长安的守令姓杨,工作上有很大的失误,开始唐太宗想给他死罪,但是温彦博提出,此人不应该是死罪,唐太宗于是赦他不死。还有其他很多大臣、宰辅的进谏,一般唐太宗都能听得进去。你要知道唐太宗不是一般的人,他英武、聪明、智慧、有韬略,各方面都是一等的人。其实越是一等的人,越能够听意见,越是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少的人,越不容易听意见,容易固执。
如果看《贞观政要》,里面大量记载唐太宗如何纳谏,宰辅大臣如何直谏的故事。有一次很有趣,褚遂良是书法家,也是宰辅,他提意见,这个意见一般人不会接受的。有一位官员叫张玄素,令史出身,令史的地位比较低,唐太宗当面问他,说你是做什么的?张玄素觉得出身低微,感到羞愧,没有立刻答出来。这个时候褚遂良跟唐太宗讲,张玄素现在已经升到三品了,陛下不应该再穷其门户,还那么细查人家的履历,这涉及个人的尊严问题。唐太宗马上听了褚遂良的意见,感到很后悔,意识到对大臣个人的私事和来历,不应该问得那么细。唐太宗一次议论山东人如何如何,有一位辅臣叫张行成,他说皇帝应该四海为家,不要集中议论一个地方的人物。唐太宗觉得这个话说得对,给他一匹马,十万钱,还给他一套衣服。
唐太宗有时候感叹,设宴招待韦挺、虞世南、姚思廉等辅臣,跟他们说,龙有逆鳞,皇帝不能例外。可是你们这些人常常来触犯我,我也没有责怪,什么原因?我是在考虑江山的危亡问题。大臣能够直谏、敢谏,原因在于唐太宗能够接受这些直谏,你讲几次不接受了,就没有人敢讲话了。只要讲了他觉得对,立刻接受,立刻自悔,立刻自责,这样的皇帝,这样的人,可不多呀。
唐太宗之所以接受群臣的意见,接受宰辅的意见,他是鉴于隋朝的教训。隋炀帝的特点是刚愎猜忌,史书上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