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高考政治复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师:为体现这个新课标,2008年的《考试说明》在这儿设置了这样两个考点: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直击考点〗
1.了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
师:(提醒学生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略)
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在:“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历程——近代救亡图存的奋斗历程——现代再创辉煌的崭新历程”之中。如果说中国古代辉煌的历程显示了我们与一些文明古国有着“源远”这一相似之处的话,那么,在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之后仍能续写壮丽篇章,则真正彰显了中华文化“流长”的特殊本色。
师:这三个环节散在课文的不同地方,似乎是各自为阵,但是“源远流长”这四字好比一根金丝线将它们串连在一起,没有这四个字,它们可以独立成章,但没有这三个环节,就无法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因此,同学们在把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时要把古代、近代、现代联系起来,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启示我们学习时要让哲学思维成为常态,成为我们的学科素养。
师:(过渡)“古代辉煌——近代衰微——现代续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如果这种概括对我们学生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的话,那么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的归纳就显得易如反掌了。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生:汉字、史书典籍
〖实践演练〗
考考你的预习效果
师:( )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的思想雏形。
生:春秋战国
师:下列分别与文字(或汉字)、史书典籍相匹配的选项是什么?
(A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B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世间仅有、D 文化的基本载体)
生:文字(或汉字)选A D;史书典籍选B C
典例演练
1.(2007年宁夏模拟)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的使用表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生:D
师:(解析)本题考察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A B混淆了汉字与文字的概念,没有准确把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因此排除;C与题意无关;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故选D。本题属于基础题,做好该题关键在于基础知识扎实,这启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该细的要细,只有复习时的“细”,才能做到选择时的“准”。
〖学习反思〗
反思一、复习: “细”、 “准”
典例演练
2.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精髓。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照。这说明:
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生:D
生:B
生:A
师:(解析)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的独到之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是汉字,排除①,②与题意不合,排除。
师:高考是一场综合考试,知识、能力、心理甚至体力都在这场考试范围内,对于文字较多的材料,更需要我们沉着冷静,避免心浮气躁;同时要破除思维定势,见到汉字就选择“源远流长”,这些都是考场上的禁忌。
〖学习反思〗
反思二、考场禁忌:心浮气躁、思维定势
师:(过渡)“古代辉煌、近代衰微、现代续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充分表现,若进而探寻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原因,除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还会有怎样的答案呢?
师:我们发现,从古至今的众多时候,中国始终以积极的姿态走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沿,这些人物就是有力的见证(播放图片:张骞、法显、玄奘、郑和……)在他们声名显赫、威名远播的同时,中外文化交流书写着一部又一部的壮丽诗篇。新中国的诞生、改革开放的推动、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中外文化交流更是演奏着一场又一场的华彩乐章!关注文化生活,就会发现,近几年中国与别国的文化交流空前频繁。(请学生例举事例)
生:2006至2007年历时两年的中俄国家年
生:中法文化年
生:中华文化北非行
生:“中国文化月”在印度……
师: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既把本民族文化推向世界,也从世界各民族汲取养料。由此,你感受到中华文化一种怎样的胸襟?
生:海纳百川、为我所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年浙江省高三物理学科电磁感应应用之导轨问题 课件.ppt
- 2008年河南平顶山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高三物理试题人教版.doc
- 2008年福州市高三化学(上)期末考试模似卷.doc
- 2008年湖南省永州市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版上册.doc
- 2008年河南平顶山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高三生物试题人教版.doc
- 2008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末综合试卷.doc
- 2008年长兴金陵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试卷1。6 人教版必修1.doc
- 2008年茂名市高三物理模拟试卷试题.doc
- 2008年高中地理海洋地理测试题1-4章练习人教版选修2.doc
- 2008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doc
- 2008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三章 企业和经营者.doc
- 2008高考政治复习 生活处处有哲学.doc
- 2008高考政治复习 第一单元 唯物论.doc
- 2008高考政治复习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ppt.ppt
- 200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ppt
- 2008高考政治复习 第一单元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doc
- 2008高考政治复习 哲学第五课 认识的根本任务 ppt.ppt
- 2008高考政治复习 第二单元 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doc
- 2008高考政治复习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ppt.ppt
- 2008高考政治复习 第五单元 三大产业及结构调整.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