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ppt

200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列举蕴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哲理的成语、俗语 张冠李戴 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 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 千篇一律,一刀切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人类社会的发展 原始社会 苹果:能吃的水分多的苹果树的果实 梨: 能吃的水分多的梨树的果实 香蕉:能吃的水分多的香蕉树的果实 风格迥异的花卉 (2003·全国春招)江泽民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在这里,“和而不同”体现着 A、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体验高考 (2002·全国)台风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也给人类进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是维持地球热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D、应该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 (2002·广东大综合)国家重视重点工程的建设,其理论依据之一是 A、解决主要矛盾对于处理全局问题有关键性作用 B、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 C、解决了主要矛盾,也就等于解决了次要矛盾 D、解决了主要矛盾,经济发展就不会再有波折 (06政治江苏卷13题)右边的漫画表明: A.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B.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 C.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对成功者的足迹,有人视为路标, 有人视为框框。 (06政治广东卷18题)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2000·全国)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担心它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①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人的认识是受主观条件制约的③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98·全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话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999.广东)计算机网络给我们提供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C、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2004.天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实施这一战略的哲学依据是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②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2004.广东)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④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04.江苏)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 (2004·江苏)党的十六属三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之所以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任何事物都是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B、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