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7.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前准备 一、议论文知识之三: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使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观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观点。 二、论据积累: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江泽民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巩固重要的字词。 2、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 3、为了证明论点,本文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4、结合本文,理解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字词积累 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推敲 锲而不舍 问题设计 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之一: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是怎样的?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首先找出本文中两个过渡段。 问题之二: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 论点: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方法,有赖于创造性思维 特点:由一道有趣的图形选择题引出论点,十分巧妙自然。 问题之三: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举了哪些事例? 答: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四点。 约翰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 举例有两处 罗兰发明游戏机 问题之四:结合课文谈谈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关键在哪里? 答案要点: 1、保持好奇心。 2、探求新思路。 3、发展小灵感。 问题之五: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7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8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 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 (2)“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是什么? 点拨 (1)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些数学问题那样,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许过一段就不灵了。正因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停滞不前。因此,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2)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阅读课文第8—13段,思考讨论:本文为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 点拨:第一个事例是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成印刷机和排版术。第二个事例是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机。 阅读十四段,思考: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点拨: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运用所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课文延伸与拓展: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野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苹,现在我想知道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够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一年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