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心中的老子:性任自然 法天贵真
[摘 要] 《老子》以“天人合一”为视角,以“道”为度量,深刻阐述了宇宙万物的演变及人类生命的真谛与内涵。几千年来,它作为中华历史上的一部瑰宝,悬挂在世界的东方,散发着独有的魅力。而老子本人亦成为“智慧”的象征,成为了历代学者争向探求和追寻的目标。笔者亦不例外,本文正是笔者从“返朴归真”、“上善若水”、“柔弱处上”三方面浅析了笔者心中的老子“性任自然、法天贵真”。
[关键词] 《老子》;老子;返璞归真;上善若水;柔弱处上
《老子》是道家学术思想中最具代表的典籍之一,千年来一直为学者所推崇。时至今日,它仍是中华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笔,对今人今世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亦可以说,它俨然融入了整个华夏民族的血液,作为一种标示成为了炎黄子孙的一种印记。通过《老子》我深深地为老子的“淡然、纯真”所着迷;为他的“博达”的眼界所震撼;为他的“大智慧”所折服。老子认为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对生命的不断追求与持守,换言之,在于对生命之精神的探索与尊重。在我眼中,老子的每一句都是箴言,都值得我去拜读与珍藏。如下,我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剖析我心中的老子。
一、顺应自然,返朴归真
我们生活在繁荣昌盛的21世纪,如何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怡然自得的生存,俨然成为了我们当前首要思考的问题。然而,通过探寻老子,我们就会知道,早在几千年前这位智者就给出了我们明确的答案:顺应自然、返朴归真。
通常人们用“自然无为”来概括老子的思想。自然是一种观念与价值,无为则是一种行为,是用来实现自然的方法与手段。仅“自然“一词在《老子》中就出现了五次:
《老子》十七章“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而不终日”;《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五十一章“道之尊,道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自然之万物,而不敢为。”这里的自然并不是指客观而存在的自然界,而是指一种不受牵制力量主宰而顺任自然的状态,它是本来如此,自己如此,自自然然,自然而然的意思。对道而言创生万物,周流而不息;对物而言生养万物,任其自流。道家思想注重本性,强调性任自然,法天贵真,重视个性和真性,认为适本性,才能有获得人生自由的可能。这种理念在当今社会又何尝不是依然盛行而适吗?
人类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独立个体,它存在于复杂的社会、自然环境当中,因而它必然会受到某些特定条件的制约。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人类又该如何保持心底最原始的那份纯真呢?《战国策?齐策》君子曰:“触之足矣,归真反朴,则终身不辱。”这里对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然而,要返朴就必须要抱朴,《老子》十九章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告诉我们不论外围的环境如何变幻都要抱守真元,不为欲望名利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如此,我们就不会有忧患。褪去外在世界的层层包裹,还原一个最本初的状态,即所谓的“反朴归真”。
二、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众所周知,老子生活在历史的社会转型期。当时,周王室风雨飘摇,诸侯争霸此起彼伏,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就是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时期,老子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胸怀天下与自然相拥。正如《老子》八章中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谓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润泽万物而不争名利。在老子的眼中,水是至善至柔的。水是一种最温和亦是最锋利的武器,是矛盾的合体。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有两种解释。第一,水能够润泽万物。亦如郦道元所云:“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万物无不润”。水这种滋润万物之德,当它投射在赤裸的现实社会中,就是一种为人、与人的高尚品德。第二,水顺应自然而不争。《老子》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认为,人应该拥有水一样的自然天性,人只有效法水性,才能甘居卑位而不争,才能滋润万物而不鸣。老子口中的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体道悟道之人,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就在于他做到了上善若水的这种境界。就像水一样始终滋养着万物却躺在万物的脚下不引人注意,但又与万物生生相息。生养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也不自以为是。他们能胸怀天下包容万物。这种上善才能被称为无为,而万物保持这种心态也才能长久。正所谓: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然而这也仅仅只是老子理想中的世界。试问当今世界又有几人达到了这种极致完美的“水”样境界呢?诚如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不充斥着自私自利…对此,我们又该有着怎样的反思与行动?试想假如一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种水德得以在人心中普及,我们的世界又该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