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书重在育人.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书重在育人   在当今追求升学、名校的同时,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盯着成绩重视教书;虽然大家都知道教书育人的道理,也轰轰烈烈地提倡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创新,可实际上还是淡化了甚至忽略了“育人”。很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现象,比如学生吸烟、酗酒、打架斗殴、早恋、攀比的现象很严重。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感触颇深,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特别热衷和老师作对,仿佛让老师难堪、生气是一种乐趣,使他们找到成就感、存在感,还会受到此类同学的崇拜拥护。这不得不在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教育的失误、漏洞和悲哀!说明我们教育工作没有做好、做透、做细、做全面。“问题学生”不是短期形成的,一蹴而就的行为,定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没有把“育人”与“教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待。   最近看到有关资料报道:1965年青少年犯罪约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约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竟然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7%,而且青少年犯罪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最近还在网上看到一份关于大学生自杀、犯罪的现象调查,触目惊心的数字,一桩桩血的事实令人震惊和痛心。父母老师为之痛心惋惜,同时在心灵上也受到极大的伤害,在事件的背后更令人产生深深的思考。当下,我认为“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只是在出现了严重问题之后再重视,被动地去解决问题而应防患于未然,放在教书之前,渗透在平时的生活中、课堂上。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德育工作要从点滴做起,着眼于日常小事,积少成多,防患于未然,把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或者犯罪迹象消失在萌芽状态。当然这不只是负责学校德育的领导个人所能做到的,而是一线教学的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义务。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很重视这点,也接触过几例问题学生,深有感触,让他们的问题消失在萌芽之中,起码不会扩大、延伸、积累、加剧;以致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记得那是07届高三(1)班的鲁同学,这个男生学习一直都很好,平时总是沉默不语,   除了英语很差之外其它科目都是名列前茅,就是性格孤癖古怪与同学老师都和不来。在班级几乎没有朋友,经常与老师发生矛盾冲突。记得那天我刚走进课堂没讲几句话,他忽然站起来又坐下使劲儿摔了几下书,没有心理准备把我吓一跳,于是我问了句:你怎么了?他气呼呼地说:“不用你管,讲你的课吧!”全班同学都齐刷刷地看向我,看我怎样处理,我什么也没说继续讲课。课后我把他叫到走廊进行一番沟通开导,没有责备埋怨或是批评,只是关心理解和同情。最后他承认是自己不对,还说前两节课已经气走两个老师了,而且与其中一个老师上课争吵起来。后来从他口中我得知他父母早年离异,他是奶奶养大的。母亲再也没有回来关心看望过他,父亲至今还在监狱服刑,他也一次没有去看过,语气中带着怨恨和愤怒。我没有深问父亲的事情和离婚的原因,他不说自然是内心的伤痛,我无需触碰这根敏感的神经。我只是策略性地开导他不要怨恨父母,试图去看看父亲放下仇恨,主动联系母亲并且感恩奶奶,尝试在班级结交朋友。   慢慢地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他最终有所改变,不再独来独往了,不轻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了,甚至有时主动找我谈心聊天了。也许他的内心不再有积怨,打开了那扇封闭已久的心门。人也开朗了不少,我时不时地借给他一些励志、感恩方面的书籍,里面夹着写有鼓励、温暖的小纸条,有时旁边还画个笑脸。   也许是我的温暖融化了他冰封已久的心灵,那年的父亲节他说打算去探监了,不过仅此一次。后来在讲到亲情的阅读文章时,我都会有意无意地渗透德育、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做英语阅读的同时感受亲情、友情的温暖。而不只是干干巴巴的文字、简简单单的字母。必要时进行现身说法,或者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渗透感化教育。   然而,有的学生心灵特别敏感、脆弱,即使你发现找到了她们的病根也不能直接找她们沟通,那是她们不愿提到和触碰的雷区;我只能委婉泛泛的点到为止。   记忆回到08届学生,复习班有个女生李同学,她刚刚高考落榜心情压抑、情绪不稳,上课给我传递了张纸条,大致三点内容:一是对老师有意见,二是与同学闹点小矛盾,三是自己彷徨不定、心绪不宁没有信心。我想她是课上让同学偷偷传给我的没有署名,一定不愿与我面谈的,更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详情。我想了许久怎么办呢?第二天课上,我找了个恰当的时机给全体同学读了一首我熬夜写的打油诗:“回首07高考落榜,虽然心情沉重迷茫;也许因为年少疯狂,每日在虚度光阴中成长;但是08的帆已经起航,希望各位掌握好方向;不要让鸡毛蒜皮的事扰乱心房,努力奏响明日的乐章;为你的成功我只能尽到微薄的力量,也许无意中对你的心灵造成创伤;可你也不该亵渎课堂,谁都有照顾不周、用词不当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