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教学课件.ppt

《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 第一节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戴望舒(1905~1950) 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他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寀cǎi,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一)戴望舒生平 1905年生于浙江杭州。 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1927年写的《雨巷》。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 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望舒之死 在北京国际新闻局负责文科工作 哮喘病日渐严重靠打麻黄素针在家中治疗 注射剂量过大导致心脏无法负荷而死 卞之琳在悼念文章中说:“望舒的忽然逝世最令我觉得悼惜的是:他在旧社会未能把他的才能好好施展。现在正要为新社会大大施展他的才能,却忽然来不及了。 (二)坎坷的感情征途 三起三落 初恋 施绛平 相恋时长8年 第一任妻子 穆丽娟 育有一女 第二任妻子 杨静 育有两女 左图:穆丽娟 右图:戴望舒与杨静及其子女 (三)创作概况 著作书目 《我的记忆》(诗集)1929年,水沫书店 《望舒草》(诗集)1933年,现代书店 《望舒诗稿》1937年(自费出版) 《灾难的岁月》(诗集)1948年,星群 《戴望舒诗选》1957年,人文 《小说戏曲论集》1958年,作家出版社 《戴望舒诗集》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戴望舒诗全编》1989年,浙江文艺出版社 (四)戴望舒诗歌创作历程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大致以抗敌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 从1922年算起到1937年止。前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 创作是从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民族的忧患和个人的遭际,使戴望舒不能再心安理得地沉湎于小我的伤感之中。后期:诗歌因受抗战激发,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在前期,诗人在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的基础上以及新月诗派的影响下,汲取了法国象征派诗的艺术形式,该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旧锦囊”阶段 《旧锦囊》中许多诗注重辞藻的色彩美,注重诗行的匀称和诗的韵律,具有明显的格律诗倾向。语言上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又运用现代的口语,清新纯净。 2、“雨巷”阶段 汲取西方象征派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借鲜明意象来表达个人隐秘的内心情绪,注重诗歌的音乐美。 3、“我的记忆”阶段 西方象征派勇于反抗传统的形式以及敢于标新立异的革新精神给了他极大的启示,他毅然抛弃了诗歌表面的韵律和格律,而是去追求内在的诗情、内在的节奏和神韵,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特征的自由诗体。他开始认识到诗不能借重音乐,因为韵和整齐的字句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杜衡《望舒草·序》)。于是,他一反过去对音乐美的追求,在《雨巷》写成数月以后,创作了与以前作品风格迥异的《我的记忆》。 三 戴望舒诗歌赏析 《雨巷》 (一)写作背景及情感 (二)艺术特色 《我用残损的手掌 》 (一)写作背景 (二)内容分析 (三 )艺术手法 (一)写作背景及情感 背景: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黑暗的时代。反动派血腥屠杀革命者,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堕入了夜的深渊。相当一部分青年,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 情感: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作者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对这种心情的宣泄,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还是有一定普遍性的 。 “油纸伞”、悠长而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愁怨”、“颓圮的篱墙”,既是江南小城的写真,也暗示着一个“杏花春雨江南”的古典文化传统。生成一种古典美。 (二)艺术特色 (1)《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