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生活中的酸和碱 鲁教版第五单元 柠檬 山楂 酸桔子 “尝起来酸酸的” “摸起来滑滑的” 酸和碱的探究之旅 …… 第一站:识别酸和碱 [实验探究一] 紫色石蕊试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 蔗糖水 食盐水 肥皂水 石灰水 柠檬汁 白醋 ︸ ︸ ︸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成红色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紫色石蕊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仍为紫色 紫色石蕊试液 遇碳酸变红 第一站:识别酸和碱 一天清晨,波义耳偶然将浓盐酸溅到了紫罗兰花瓣儿上。喜爱鲜花的他急忙用水把花冲洗了一下。过了一会儿,他惊奇的发现紫罗兰花瓣儿颜色变红了!波义耳没有放弃这一奇怪的现象,提出了许多猜想和假设并做了大量的实验来验证猜想,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性或碱性物质作用 都能改变颜色。其中一种叫做石蕊地衣的植物效果最明显,它的紫色浸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这就是最早使用的紫色石蕊试液。 黄绿色 蓝色 浅紫色 紫卷心菜 黄色 红色 浅红色 月季花 黄绿色 紫色 红色 紫萝卜皮 蓝色 紫色 红色 牵牛花 碱性溶液 中性溶液 酸性溶液 植物 第一站:识别酸和碱 [实验探究二] 无色酚酞试液在不同溶液中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的颜色 蔗糖水 食盐水 肥皂水 石灰水 柠檬汁 白醋 ︸ ︸ ︸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仍为无色 第一站:识别酸和碱 酸碱指示剂 红色石蕊试纸(用来检验碱溶液): ——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 蓝色石蕊试纸(用来检验酸溶液): ——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石蕊试纸 第一站:识别酸和碱 向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仍无色,若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显蓝色 C.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D.一定显无色 C 硫酸H2SO4 [快乐参与] H+ 、Cl- H+ 、SO42- H+ H+ 、SO42-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第一站:识别酸和碱 H+和酸根离子 盐酸HCl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第一站:识别酸和碱 氢氧化钾KOH [快乐参与] 氢氧化钠NaOH Na+ 、OH- K+ 、OH- Na+ 、OH- K+ 、OH- 金属离子和OH- 第一站:识别酸和碱 选出所列物质中的酸和碱(填序号) 酸: 碱: ①HNO3 ④NH4Cl ②Na2SO4 ⑤H2CO3 ③Ca(OH)2 ⑥Ba(OH)2 ①⑤ ③⑥ 原子团 氢氧根 OH 硫酸根 SO4 硝酸根 NO3 碳酸根 CO3 铵根 NH4 H+ OH- 酸溶液 碱溶液 酸性 碱性 第一站:识别酸和碱 稀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已知,在稀盐酸中存在H2O分子、H+ 、Cl- 三种微粒。 请设计实验探究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相关信息:氯化钠溶液中含有Cl- )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 动手实验: 交流共享: 获得结论: 稀盐酸中哪一种微粒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稀盐酸中的氢离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可能是氢离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谈一谈,在今天的探究之旅中,你有哪些收获? 酸和碱的探究之旅 …… 1.用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分别滴入同一物质的溶液中,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B.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C.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 D.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 D 2、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NaHSO4 B、KCl C、Ca(OH)2 D、H2CO3 D 3、鉴别一种溶液是否显碱性,一般不采用( )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红色石蕊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D 4、对物质分类是研究化学的一种方法。 下面四种物质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 同一类别的是( ) A、Cu(OH)2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