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初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延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传承。当下很多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严重错位,为人处世没有标杆。作为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弘扬传统文化。
【关键词】语文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08-02
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很多人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思维方式,凡事必谈钱、谈享受。金钱观、物质观正冲击着学生们的头脑,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在其精神生活中渐行渐远,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严重错位。由于缺乏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礼仪修养,缺乏本民族悠久文化的熏陶,很多初中生正变得自私自利、重利忘义、空虚浮躁、是非不分。他们任性妄为、虚荣偏激,不知什么是艰苦朴素、正直善良、处事为人没有标杆。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一定要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在教学中开拓创新,科学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和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语文为载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要深度发掘教材资源,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不失时机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者们刻不容缓要立即行动的大事。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反思。
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1.发掘教材内涵,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都是专家学者们精心选择出来的。选文意境悠远、语言优美,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其中有体现关爱他人的,如《大道之行也》(八年级);有体现诚实守信的,如《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有宣扬礼义道德的,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有的作品体现人性美,如《童趣》(七年级);有的作品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如《人琴俱亡》(苏教版八年级);又如李白的诗热情奔放、飘逸潇洒,洋溢着自然美;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体现出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尖锐批判,充满着现实美……当学生捧起经典徜徉在中国文化殿堂门口时,教师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引领他们走向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它提倡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完善自身人格,对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如读《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宋濂翻山越岭,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才到老师的住处,门外大雪茫茫,而他就那么孤零零地站着,他在天地之间是多么的渺小,为了请教问题,他恭恭敬敬在那等着……那种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向往、那份执着、那种色恭礼至的态度,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又如《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册)告诉我们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推己及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八年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人民的公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可估量。
2.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传统教育不空洞
第一,猜谜语、讲故事。传统文化藏存于文字和生活中。在学习汉字时,开展猜谜语、讲故事的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对提高其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草丛下面两条狗――“获”;72小时――“晶”;皇帝的衣裳――“袭”;会少离多――“禽”等。汉字传承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只要你去想象,每个汉字都有一个优美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学生编出这样的故事:两个懒虫挤在一起藏在春天里睡觉,真是蠢――“蠢”。心头上悬着一把刀,刀口向着心脏,你忍得住还是忍不住这样的威胁?――“忍”。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休”。田中长出草,仔细一看,那是――“苗”字。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凭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编谜语、编故事。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猜谜语、讲故事活动,不仅小学生喜欢,中学生也很感兴趣。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再创造,不仅能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记得快,也记得牢,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好处。
第二,诗歌吟唱和经典诵读。历代诗人运用诗歌来表现时代风貌,抒发情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它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