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海岸地貌及堆积物 一、海洋环境分带及海岸类型 滨海:低潮面与特大高潮面之间的部分,分为后滨带(潮上带)、前滨带(潮间带)和外滨带(临滨带)。环境变化大,海水时没时露,水动力作用强烈,生长有陆地和海洋生物。 浅海:零米(通常以平均海平面为准)到水深200m的水域,浅海的海底称为大陆架。阳光充足,营养物质丰富,含氧量高,生物繁盛,是海洋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地带。 半深海:水深200m到2000m或4000m的水域,海底称为大陆坡。生物种类较浅海少,主要是浮游和游泳生物。 深海:水深大于2000m或4000m,海底包括大陆基、深海盆地和大洋脊。 2、海岸类型 海岸是海洋与陆地分界靠陆的一侧,其分界线为海岸线。 (2)物质组成分类 基岩海岸:未经移动的岩石组成的海岸 沙质海岸:由沙粒构成的海岸 泥质海岸:由泥质构成的海岸,地形平坦 生物海岸:有生物生长的海岸,如红树林海岸 二、海岸地貌及堆积物 1、海岸地貌 (1)海岸侵蚀地貌 由海水侵蚀作用形成,主要发育在基岩海岸的岩石中。 (2)海岸堆积地貌 海滩:由滨海沉积物构成的向海缓倾斜的滩地,主要发育在潮间带,其上界为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地方,而下界延伸到海面以下破浪之处。 沿岸堤:沿着海岸线发育的沙坝。 贝壳堤:发育在泥质海岸沿高潮线分布的含有贝壳的沙泥质堤。 2、海岸带堆积物 (1)海滩沉积 海滩沉积包括砾石、砂和粘土沉积 基岩海岸:砾石沉积比较发育,形成砾滩 沙质海岸:以中、细砂沉积为主,坡度较大 的海岸带有粗砂沉积 粉砂泥质海岸:主要由粒径小于0.05mm的粉砂和淤泥组成。 (2)瀉湖和障壁岛沉积物 瀉湖:被沙嘴、沙堤、障壁岛隔离或半隔离的浅海湾,通常有潮汐口与开阔海域连通。 淡化瀉湖:发育在潮湿气候区,水面高于外海海面。沉积细的碎屑物质,粉砂、粘土,含有机质; 咸化瀉湖:发育在干旱气候区,水面低于外海水面。以化学沉积为主,夹细粒碎屑沉积。 (3)生物堆积物 主要发育在生物海岸和泥质海岸。 生物海岸带:发育滨海沼泽 泥质海岸带:腹足、双壳类等繁盛 三、海岸的演化 初期(幼年)阶段:海水的侵蚀能力很强,海岸坡度较陡,海岸线弯曲; 中期(青年)阶段:海岬部位波切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陆地方向后退,海蚀崖高度增加,在波切台上发育海蚀桥和海蚀柱,并有少量砂砾堆积物;海湾地区海岸线向海推进,曲率变小; 晚期(老年)阶段:海水侵蚀弱,波切台宽缓,海岸线平直,海蚀崖低矮或消失,海蚀桥和海蚀柱消失,波切台上有砂砾或泥质堆积物。 第二节 海底地貌及沉积物 海底地貌:海平面以下的海底形态,包括从浅海到深海区域的海底地形。 一、浅海海底地貌及沉积物 陆棚又称为大陆架,平均坡度为0.1?;宽度为0~1500km,平均为74km;水深为10~20m到200m左右,绝大部分陆棚水深在200m以内,平均为133m。现代海洋陆棚面积约为2×107km2,占海洋总面积的7.5%,是海洋沉积最集中和最活跃的地区。且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淡水资源。 沉积物: 碎屑沉积、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生物沉积、火山沉积和残留堆积 碎屑沉积分布广泛,且以砂和泥质为主,含少量砾石 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主要有碳酸盐、硅质、磷质、铝、铁、锰、海绿石等 生物沉积主要有介壳灰泥、生物碎屑灰泥、生物礁等。 二、半深海海底地貌及沉积物 大陆坡是接续陆棚并向大洋倾斜的部分,坡度为4~7 ?,最大可达20 ?以上,宽度为20~90km,深度为200~2450m,平均深为1270m。陆坡上常具有洼地、阶梯状地形、孤立山或被大量的海底峡谷所切穿。陆坡下部为陆隆,它是陆坡与深海盆地间的平缓过渡区,坡度为0.01~0.07 ?,宽达300~400km,水深约1400~3700m,常是浊流或陆坡滑塌的碎屑堆积于深海平原边部而成,通常也称大陆隆起。 沉积物: 来源于陆地、海底火山喷发和海水中的生物 沉积物类型包括:蓝色软泥、红色软泥、碳酸盐软泥和冰筏屑沉积 沉积物: 生物软泥、粘土、锰结核、冰筏屑沉积、多金属软泥沉积、浊流沉积 在对复杂海平面记录进行研究时,区分“绝对”与“相对”海平面是有帮助的。“绝对”海平面是海水表面的绝对平面,可以用一些与稳定的、不会被构造或均衡作用而改变的基准点的高差来测量。“相对”海平面,即如我们平常所记录的相对于陆地的位置。那些野外证据(古海岸线、珊瑚礁、浪蚀穴、红树林等等)一般只指示了相对海平面。 海面变化的依据 1 现今海面以上的古海面遗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单元民族学的源流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ppt
- 我国政务B站号传播效果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ocx VIP
- DB15T 3962.7-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7部分:水泥灰岩行业.pdf VIP
- 高中语文统编版下册《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联读 (1).pptx
- 一种D-手性肌醇的制备方法.pdf VIP
- 辽宁省2024学年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 跨境电商平台的财务管理策略.docx VIP
- 合规性评价报告(2025年).docx
- 【英语试卷+答案】2024年宁德市4月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pdf VIP
- 2025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纪委监委招聘合同制辅助人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