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教学内容 §1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2 大气的热力过程 §3 大气的运动和风 第3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1. 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气象学基本知识, 理解和掌握大气圈的结构、主要气象要素、大气稳定度和逆温的概念。 2. 教学重点 掌握大气层结构及大气的热力过程。 3. 教学难点 大气的热力过程、大气稳定度和逆温。 大气扩散 §1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一、大气圈垂直结构 指的是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如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等 一、大气圈垂直结构 一、大气圈垂直结构 对流层(~10km左右) 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全部的水蒸气,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m平均降温0.650C 强烈对流作用 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 在对流层内,从动力学的观点可把大气层次划分为 :自由大气层 、边界层(摩擦层)和近地面层 一、大气圈垂直结构 平流层(对流层顶~50-55km) 同温层-对流层顶25~35 km,气温-550C左右 同温层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集中了大部分臭氧 没有对流运动,污染物停留时间很长 中间层(平流层顶~85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对流运动强烈 一、大气圈垂直结构 暖层(中间层顶~800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高 气体分子高度电离-电离层 散逸层(暖层以上) 气温很高,空气稀薄 空气粒子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而散逸 大气压力总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大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与压力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均质大气层-80~85km以下,成分基本不变 大气温度分布 大气水汽分布 二、主要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因子): 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气象学中统称为气象要素。 与大气污染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主要有: 气温 气压 空气湿度(气湿)、 风(风向、风速) 云量云状 能见度 降水、蒸发、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 二、主要气象要素 1. 气温 表示大气温度高低的物理量。 天气预报中:1.5m高、百叶箱内气温。 二、主要气象要素 2. 气压 任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地单位面积上的大气柱重量. 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气压随高度递减关系式可用气 体静力学方程式描述,即ΔP=-ρgΔZ,其积分式—压高公式: 据实测近地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压平均降低约12.4毫巴 (1mbar=100Pa) ,在高层小于此值。 单位:mbar(毫巴) 大气的压强 1atm=101326Pa=1013.26mbar=760mmHg? 静力学方程: ? 二、主要气象要素 3. 气湿 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和空气潮湿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水蒸气压力、体积百分比、含湿量、相对湿度、露点等。 绝对湿度-1m3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 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的百分比 含湿量-湿空气中1kg干空气包含的水汽质量 水汽体积分数-水汽在湿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露点-同气压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二、主要气象要素 3. 气湿 二、主要气象要素 4. 风向和风速(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什么是风?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风的形成:风主要由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而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由温度分布不均造成。 二、主要气象要素 ?4. 风向和风速 水平(horizontal)方向的空气运动称为风 (垂直方向-升降气流) 风的来向叫风向(16个方位圆周等分) 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2或10min平均) (km/h) F-风力级(0~12级) 二、主要气象要素 ?4. 风向和风速 风玫瑰图 云 二、主要气象要素 6. 能见度 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级别(0~9级,相应距离为50~50000米) ,单位:m,Km。 能见度的大小反应了大气的混浊现象,反映出大气中杂质的多少。大气中的雾、水汽、烟尘等,可使能见度降低。 §2 大气的热力过程 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1. 什么是辐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离散数学》题库及汇编.doc
- 【语文】文本3《最后的常春藤叶》1(苏教版必修2)精讲.ppt
- 《临床肿瘤学》简题库汇编.do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709_复习汇编.doc
- 第三章、离子化方法讲述.ppt
- 第三章。讲述.ppt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人教版西部)一轮备考:第十五单元必考部分综合(教师用卷)汇编.doc
- 《三国演义》内容压缩及练习汇编.doc
- 【浙江专用】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7_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精讲.ppt
- 【政治】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人教版必修4)精讲.ppt
- 半导体专用材料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活水乡口上小学二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docx
- 半导体晶棒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包覆金属管材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预测2024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题 .pdf
- 薄膜电路基板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例1)(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pdf
- 薄膜电路陶瓷基板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二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三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