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2.4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散文》.pptVIP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2.4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散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 2 3 4 5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通假字 (1)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害,通“曷”,何日、何时 (2)方命虐民 方,通“放”,违背 (3)景公说,大戒于国 说,通“悦”,高兴 (4)召大师曰 大师,同“太师”,乐官名 (5)盖《徵招》《角招》是也 招,同“韶” (6)畜君何尤 畜,通“慉(xù)”,喜欢、喜爱 基础练习 1 2 3 4 5 名句名篇 2.古今异义 古义:到。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只、不外乎。 古义:征集粮食,运转粮食而食。今义: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基础练习 1 2 3 4 5 名句名篇 3.一词多义 (1)修 ①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动词,从事某种活动) ②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形容词,长) 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动词,修饰、修饰礼仪) ⑤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 ⑥修禊事也(动词,做) (2)非 ①人不得,则非其上矣(动词,非难、责怪) ②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形容词,不对) ③无非事者(副词,不是) 基础练习 1 2 3 4 5 名句名篇 (3)乐 ①直好世俗之乐耳(名词,音乐) ②孰乐(形容词,快乐) ③贤者亦乐此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④乐酒无厌谓之亡(动词,喜欢) ⑤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名词,欢乐) (4)庶几 ①则齐国其庶几乎(副词,近似、差不多)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语气词,或许,表示希望或推测) 基础练习 1 2 3 4 5 名句名篇 4.词类活用 基础练习 1 2 3 4 5 名句名篇 5.特殊句式 (1)暴见于王(被动句) (2)王语暴以好乐(状语后置)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状语后置) (4)今王鼓乐于此(状语后置) (5)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判断句) (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状语后置)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8)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宾语前置) (9)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判断句)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1.《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译文:《汤誓》中说:“这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宁愿跟你一起灭亡!” 赏析:人们盼望夏桀早些死掉,可以看出人们对其痛恨到了极点。孟子用夏桀作为反面事例,揭示了君主昏庸,失去民心,不能拥有池沼苑囿之乐的主旨。 不管什么朝代,作为执政者,如果自己的作为引起百姓的怨愤,失去民心,政权都将不能长久。夏桀的例子是后世执政者的借鉴,作为执政者,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上。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忧虑为忧虑。 赏析:在这两者之间,君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是更为根本的。君主做到这一点,就能赢得民心,成就王业。 君主把为百姓谋福利、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这也正是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的体现。君主只有与百姓同患难、共命运,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若忽视百姓利益,甚至鱼肉百姓,就将失去民心,加速自己的灭亡。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1.“庄暴见孟子”一则开头为什么写庄暴与孟子的谈话? 提示: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即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在孟子向齐王阐述“与民同乐”的思想观点之前,先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有以下作用:一是正面提出论题;二是制造议论悬念;三是以庄暴无言以对,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 2.孟子在“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一则中讲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的什么思想? 提示: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其核心是出游和如何出游。晏子启示齐景公:君主出游是为了考察下属执政情况和民间的生产生活情况,而不是逍遥挥霍,残害百姓。孟子借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意在推行自己的仁政思想,希望齐宣王施行仁政。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