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膜分离技术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膜分离技术精选

第九章 膜分离技术 目 录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膜分离原理; 2.掌握各种膜分离技术的影响因素; 3.熟悉现代分离膜制备技术进展; 4.了解各类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范围。 能力要求 针对目标体系,熟练选择合适的膜分离体系对目标产品进行分离。 膜分离技术 概念: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化学特性及物理结构的膜,对相关特性的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进行分离的方法;其分离过程是以选择透过性膜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加某种推动力(如渗透压差、压力差、蒸气分压差、浓度差、电位差等),使得待分离体系中相关组分 有选择性地 透过膜,从 而达到分离、 提纯和浓缩 的目的。。 膜分离技术优点 占地少,处理效率高,设备易于放大; 条件温和,可在室温或低温下操作,适宜于热敏感物质分离浓缩; 化学与机械剪切作用小,减少失活; 无相转变,节能; 有相当好选择性,可在分离、浓缩的同时达到部分纯化目的; 系统可密闭循环,防止外来污染;易于和反应或其他分离过程集成和耦合。 膜分离技术分类 膜的发展历史 1748年Abble Nelkt 发现水能自然地扩散到装有酒精的猪膀胱内,首次揭示了膜分离现象; 1827年Dutrochet引入名词渗透(Osmosis); 1861年Schmidt提出超滤概念; 1864年Traube成功研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 1918年Zsigmondy提出了商品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微生物、微粒等方面的分离和富集; 1950年W.Juda成功研制了第一张具有实用价值的离子交换膜; 1960年Loeb 和Sourirajan研制出第一张不对称的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导致了膜分离技术进入了实用和装置的研制阶段; 1967年以后在美国、丹麦、日本等国出现了多家膜及其组件的生产厂家,逐渐开始了膜分离技术的规模应用。 第一节 透 析 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高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的亲水膜,将含有高分子溶质和其它小分子溶质的溶液与水溶液或缓冲液分隔;由于膜两侧的溶质浓度不同,在浓差的作用下,高分子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质(如无机盐)透过膜向水透渗透,这就是透析。 透析过程中透析膜内无流体流动,溶质以扩散的形式移动。 透析原理图 制作透析膜的高聚物特点: (1)在使用的溶剂介质中能形成具有一定孔径的分子筛样薄膜。 (2) 在化学特性上惰性,不具有与溶质、溶剂起作用的基团,在分离介质中能抵抗盐、稀酸、稀碱或某些有机溶剂,而不发生化学变化或溶解现象。 (3)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包括一定的强度和柔韧性,不易破裂,有良好的再生性能,便于多次重复使用。 自制透析膜: 动物半透膜如猪、牛的膀胱膜、用水洗净,再以乙醚脱脂,即可供用。 羊皮纸膜可将滤纸浸入50%的硫酸15~60分钟,取出铺在板上,以水冲洗制得。 火棉胶膜系将火棉胶溶于乙醚及无水乙醇,涂在板上,干后放置水中即可供用。 蛋白质胶(明胶)膜可用20%明胶涂于细布上,阴干后放水中,再加甲醛使膜凝固,冲洗干净即可供用。 透析法的应用 常用于除去蛋白或核酸样品中的盐、变性剂、还原剂之类的小分子杂质, 有时也用于置换样品缓冲液。 由于透析过程以浓差为传质推动力,膜的透过量很小,不适于大规模生物分离过程、但在实验室中应用较多。 透析法在临床上常用于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 微透析探针 第二节 超滤 一、 超滤的特征和用途 超滤技术是一项分子级薄膜分离手段,它以特殊的超滤膜为分离介质,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推动力,将不同分子量的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超滤膜规格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作为通用指标,而不是膜孔径(2~20nm)。 超滤应用 (一)超滤膜的构造 (二)超滤膜的制造 膜的设计 (三)超滤膜的选择 (四)超滤过程特点及相应装置选用 1.浓差极化现象:外源压力迫使分子量较小的溶质通过薄膜,而大分子被截留于膜表面,并逐渐形成浓度梯度 这就是浓差极化现象。 解决措施: 震动 搅拌 错流 切流 (四)超滤过程特点及相应装置选用 2.超滤装置 四、超滤操作 第三节 微孔膜过滤技术 微孔膜过滤技术简称为微滤,又叫精密过滤,微滤用于截留直径为0.02~10?m的微粒、细菌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离分析微细颗粒和超净除菌的手段,也可用于超滤的预处理过程。 一、微孔滤膜 (一)微孔滤膜的种类及特性 一、微孔滤膜 (二)微孔滤膜的制备 (三)微孔滤膜的性质和检测 二、微孔滤膜过滤设备和操作 (一)设备 (二)微孔滤膜过滤设备和操作 1. 滤膜的支持与滤器的密封 2. 过滤系统严密性的检查 3. 滤膜的润湿 4. 过滤速度 5. 过滤系统的清洗和消毒 6. 串滤技术 三、微孔滤膜的应用 第四节 纳滤 一、 纳滤膜的种类和特性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