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缺失及其应对策略
口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缺失及其应对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对外经贸往来逐年增加,市场对于口译的需求有增无减,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口译作为以传递与交流信息为目的的语言交际工具,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研究口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缺失对其的影响,旨在找出其应对策略,使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真正做到得体和准确,防止出现口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缺失现象。
关键词:口译;文化信息缺失;应对策略
一、引言
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取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随着口译向职业化方向的发展,译员成为了一种职业。译员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沟通作用,他不仅应该是双语人,精通两种语言,而且还应该是双文化人,出入于两种文化之间;他不仅应该消除语言障碍,还应该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因此,我们可以说译员是跨语言交的不可或缺的媒介与手段。
二、口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缺失
(一)语言障碍中的词汇系统
源语中的词语没有一致性是口译过程中的难题,也是导致文化信息缺失的重要原因。词汇的部分对应最初是出现在隐喻意义的表达中,如“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a bol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雳”,“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半斤八两”,“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卵”。
当某些词语与另一种语言中的对应词语部分重叠时,部分对应就会发生,它们的基本意义可能相近,但一旦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就会有不同的内涵意义,如“propaganda”与“宣传”,在英语中,“propaganda”是贬义词,表示“采取的行动,特别是政府针对一些事件采取行动,通过影响大众舆论来传播正确的或是错误的信念,观点,新闻等。”而在汉语中,“宣传”是一个褒义词,表示“对群众说明解释,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
指示意义的空缺是指由于物质存在的差异而导致对应词汇的缺失。英语中的“privacy”在中文里没有对应的词语。汉语的表达“隐遁”,“退隐”,“隐私”,“秘密”,“内幕”,“不为人所见之事”都不能体现“privacy”的真正意思。实际上,“privacy”是安格鲁萨克逊民族所特有的,它能清晰的反应出安格鲁萨克逊文化的中心价值观。这类词语的例子还有“旗袍”,“牛棚”,“麻将”,“气功”,“乌纱帽”,“穿小鞋”……都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语。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系统会培养出人们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和对世界的不同理解。在一些情况下,词汇语用意义的空缺都会出现。基于两种文化传统的差异,人们需要遵守不同的词汇语用准则。汉语中,自谦的表达源于中国人惯有的“满招损,谦受益”心理。同样,这也是中国人表示谦虚的语用准则。中国人习惯称呼自己时用“愚”,“仆”,“臣”,“鄙人”,“不才”;称呼别人时用“君”,“公”,“卿”,“阁下”,称呼自己的妻子用“内人”,“荆妇”,“贱内”;称呼别人的妻子用“德配”,“令室”,“邑君”。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是无法翻译的。同时,因为中国并没有实行君主制,所以汉语中缺少对于英语中贵族头衔称呼的词汇,如“duke”,“marquis”,“earl”,“viscount”,“baron”等等。
(二)非语言障碍中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上有很多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整体世界观,相信世界是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相信存在相互的力量来维持宇宙的功能,人类应当尊敬这些力量,并且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西方文化信仰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他们推崇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相信对土地进行改造能更适合人类生活。所有这些差异都源于中西方基本价值观的差异,即集体主义主导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则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独特性和独立性,集体主义更注重集体中的义务与和谐,因此汉语中有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等等。在西方文化中则是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他们的个人主义以个人利益为前提。
同时,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世界和社会现象的反映,语言产生于周边的环境。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拥有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航海业;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崇敬土地。因此,“水”在英语中被广泛使用,而汉语更偏爱“山”,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在对方的语言中几乎找不到对应的表达,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hold water站得住脚”,“water flowed on under the bridge岁月流逝”等等。
习俗是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习惯或是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中考复习提(二).doc
- 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二重要知识点.doc
- 历史人物与对联[原创精品].doc
- 历史人物综合复习.doc
- 历史人类学与夜郎文化之谜.doc
- 历史八上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doc
- 历史八下第六 七学习主题导学案.doc
- 历史反讽的狂欢化叙述.doc
- 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中的历史目的论批判.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