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初探.doc

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初探   关键词:新课标 课外阅读 初探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进步史无不是一部阅读史。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者,无不博览群书。 新课标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可见阅读尤其课外阅读之重要。但是,由于老师、家长及目前课改状况诸多因素,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一是阅读量远远不够,二是没有质的保证。笔者就此谈点初浅尝试:   一、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何愁他们不去读呢?何愁他们不读得“欣然忘食”呢?具体做法如下:   1、以读促读   教读了一篇学生感兴趣的课文,就可引导其读与之相关的一组文章。如《最后一课》,学生有感于都德对韩麦尔先生的细致描绘,教师适时推荐《列夫 。托尔斯泰》。再联系名著《水浒传》,指出其中一百单八将的各异性情,形像逼肖,呼之欲出,值得深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教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宽视野,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涵泳、品味,就能真正做到“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以看促读   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种诱惑和刺激正与书争夺着那些单纯的花季少年。孩子眼里,电视、网络游戏远比书来得亲切生动。这也是现代人读书量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趋利避害。现在,有许多名著名篇都拍摄成了影视作品,如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假期间,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播映。教师家长可引导学生在收看这些影视作品的同时阅读原著,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3、以写促读   教师结合学生阅读的材料,布置写作的话题。如读《水浒传》,可以写一写《〈水浒〉人物系列谈》、《我最欣赏的〈水浒〉英雄》;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写一写《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保尔精神》;读《朝花夕拾》,可以写一写《鲁迅的童年生活》等。这样做就促使学生仔细研读原作品。   二、选择合适读物   《语文教学通讯》曾登载过一份“中学生阅读调查”的书目清单:   1、学生参考书及大纲规定的必读书目。   2、网络小说,如《第一次亲密接触》。   3、漫画类,如《仙狐传说》、《灌篮高手》。   4、中外名著类,如《史记》《红楼梦》、《基度山伯爵》。   5、杂志类,如《读者》、《当代学生》、《中学生数理化》、《英语园地》、《当代歌坛》等。   从清单中不难发现,学生整体阅读面较广。但也应看到,其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他们仅凭兴趣,选择爱读的书刊,那么,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名著、那些反映当今科技发展的时文是不是会在其中呢?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一些作家对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作家肖复兴的阅读“三项基本原则”:太老不读,太长不读,太时髦不读。与其蜻蜓点水,不如照着一口井深挖。张抗抗认为可看一些少年作家的书,如韩寒的《三重门》、郁秀的《花季雨季》。她还说,18岁以上的中学生什么都可以看,但如果选择不到适合自己看的书,还不如好好地出去走走。   我们对这些作家的观点可以择善而从。总之,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人积极向上、语言文字堪为典范的读物,让其在有限阅读时间内读出无限收获。   三、指导阅读方法   1、“精读”与“略读”并举   “精读”即字斟句酌的读,它对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多的书籍报刊,仅用精读法是绝对不行的。现代人要有“一视就理解,一视就成诵”的略读快读能力,这种能力,既非天生具备,也不是学生自能习得,而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我觉得,“略读”应始终围绕两点来做文章。一是“量”,二是“质”。既要有“一目十行”的速度,又要有“过目成诵”的能力。这就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获得。   2、“积累”和“表达”并举   有这样一个比喻,阅读者应该更像蚂蚁、蜘蛛、还是像蜜蜂?蚂蚁只会辛勤搬运,比喻读者只重积累,久而久之,难免成为“两脚书橱”。蜘蛛只知吐丝,比喻读者只重表达而忽视积累。只有蜜蜂,它采得百花之粉,酿出醉人之蜜,比喻读者既重积累,又重表达。阅读者应该像蜜蜂一样。   3、尊重阅读个体,提倡个性化阅读   阅读活动就其实质,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交流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作品的意义不仅仅蕴含在作品中,更不是老师通过讲解告诉学生的,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独立地感知、理解、获得的。   四、营造良好环境   1、获得各科教师的支持   课外阅读应当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