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影视视域审视武术人文教育思想.doc
从影视视域审视武术人文教育思想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方法,从武打影视视域,从武术的技击、道德、艺术层面审视武术人文教育内涵。研究表明:武术技击蕴涵的人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中华文化阴阳思想的运用,体现了“以巧胜拙”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文精神;武术道德教育从伦理学出发,彰显了习武之人更注重“侠义”、遵守“信诺”、凸显“勇敢”、倡导“和谐”的人文精神;武术艺术教育以中华审美文化为基调,体现了武术的审美意象、生命意境以及既彰显武力又解构暴力的和合生存策略。在“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号角下,对于传承中华武术、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审美情趣,培育高尚的人文素养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武打影视;武术技击;武术道德;武术艺术;人文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5-0023-04
中国武术与影视艺术的有机结合缔造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武打影视。多年来,《少林寺》、《霍元甲》、《黄飞鸿》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武打影视可谓家喻户晓,令人津津乐道。人们在欣赏精彩夺目的武打画面时,更为其内蕴的武术人文精神所感染。因而,武打影视不仅有力地提升了武术的艺术价值,大大拓宽了武术的传播路径,增强了其社会影响力,而且光大了武术人文精神,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武打影视通过精彩的武术技击画面、精湛的武术技艺展示、多变的江湖风云意象,塑造了一个个侠肝义胆、忠信仁勇的英雄形象,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等都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
1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击思想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打影视以武术动作为素材,自然脱离不开武术技击的呈现,从而折射出特有的中华人文思想。这也恰恰正是中国的武打影视不同于英国的侠盗片、美国的西部片等关键所在。
打、踢、拿、靠、摔等武术技击元素构成了武打影视所必需的动作素材。众所周知,武术博大精深,门派林立,拳种迥异,因而即使是同样的技法要素在不同类拳种中呈现方式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武打影视片,传递着不同思想主旨的人文精神。比如,《少林寺》、《精武门》中的武打场景体现了勇猛迅捷、硬攻直取的武术技击风格,一展“外家拳”的阳刚风范,彰显了中国文化豪迈豁达、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太极张三丰》、《太极宗师》等以武术的重要拳种“太极拳”为主线,通过武技上的引化拿发、顺势借力等巧劲运用体现了“内家拳”的阴柔之韵,彰显了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尚巧、重柔的人文思想。
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击动作经影视艺术加工,既体现了攻防技击的武术本质,又消解了暴力色彩,呈现出一种人文精神美韵。打斗双方的动作设计也基本按照武术技法中的攻防、进退、刚柔、虚实、屈伸、含展、开合、吞吐等运动规律而展示,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对立统一、消长平衡的辩证思想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传统文化精髓。武术技击中的“引进落空”、“随曲就伸”、“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等技法原则彰显了“以弱胜强”、“以巧胜拙”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中华人文思想。
2武打影视中武术伦理道德思想
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同样,武术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规范称为武术道德,简称“武德”。武打影视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以仁义刚健、德艺双馨令人尊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重视道德品质修养的人文精神。
1武术道德与武术技击的二律背反
武术滥觞于先民们的生存需要,催发于冷兵器时期的古代战争,因而决定了“攻防技击”的本质属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武力”的强势,尤其在先民初期,对“武力”的崇拜甚至成为时人的风尚。然而,当“武力”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客观存在时,提升习武之人的思想境界以规范武术技击的滥用,维护群体乃至社会的和谐成为武术发展之必须。于是,武术界的一些门规戒约等成为择徒的标准、武术比武较技时的禁击部位和禁用技法等都成为了武德的规范举措,竭力在弱化、规避、消解“武力”。因而,武德一方面规范技击的运用,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武力。可以说,正是武术技击成就了武术道德的历史生成,又在一种阴阳合体与对立统一的二律背反的态势下维系着武术的和谐发展。这种二律背反的思想恰恰体现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武术”所具有的阴阳对立统一的一致性。“武德”的思想根底源于中华文化的伦理思想,它既脱离不开公民大众的思想道德框架,又有自身特殊的精神内涵。武打影视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文化选择,揭示了武术文化深层的伦理价值,透视出中华民族文明仁义的人文精神。
2.2“侠义精神”是武术道德最深层的人文积淀
“侠义精神”是武术深层的人文内涵,是“侠者人格精神经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武术文化意象,是武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
- 人格教育视角下高中语文教育的路径构建.doc
- 人生难得一回搏.doc
- 人生难得几回“激”.doc
- 人类语言起始期符号成素及其指称对象探究.doc
- 什么是“探索规律”.doc
- 什么样的语文老师讨学生喜欢.doc
- 今天就要去做的12件事.doc
- 今天怎样去做老师.doc
- 从2013年福建高考看考场作文中的“放”与“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