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胥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氏族联盟 雷文远 经常翻阅历史资料和古典文献,日久便产生了一个幻觉,在这些典籍中,时而升起缕缕青烟,化作三个神灵华胥氏、伏羲、女娲氏,她们用简短、难懂的文言断断续续地讲述着一个神奇的“华胥古国”的故事。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同时疑惑,这样重要的关于中华民族起源的历史信息,史料中却记载甚少,今人也知之甚少。经过学习和分析,逐步明白其中原因。 (1)原始社会还没有成熟的文字,因而没有记载历史的能力,上古历史,主要靠民间传说留传下来,传说的历史便不够确切。另一方面,当时处于原始社会“图腾”时代,人们受认识的局限,让传说又夹杂了许多神话色彩。 (2)奴隶社会才有了记载历史的能力,文人才有可能把历史传说写入书中,由于连年战争,特别是秦始皇焚书事件,致使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数量极少,而且杂乱无章,真假难辨。 (3)我国历史上文人著史一贯慎重,重视资料研究,轻视实际考查。唐李商隐《思贤顿》“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宋陆游《睡觉作·之一》:“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原始社会的历史,很难下笔。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只要解放思想,采用多学科(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综合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抓住历史事实这个关键,即要重视历史资料研究,又要重视对遗址民俗的考查调查;即要采取资料考查论证方法,又要采用逻辑推理方法,取伪存真,取其粕糠,留其精华,就一定能揭开历史迷雾,基本搞清我国原始社会的真面目。 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华胥古国”是一个神话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其实,这个问题古往今来绝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华胥古国”的存在是真实可靠的历史事实,否则,历史上就不会出现众多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华胥古国是我国最早的氏族联盟,其中主要文化内容和人物历史是真实可靠的。本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 (1)从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分析,华胥文化出现在蓝田县华胥镇,是人类发展史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①华胥镇东边山区,有大量从早期类人猿到晚期智人各个时期的遗址。主要有: 115万年前生活过的蓝田猿人; 65万年前生活过的陈家寓猿人; 40万年前生活过的涝池河猿人; 距公主岭不足3公里处20-30万年前生活的猿人; 距华胥沟约7公里的冯家村,出土了距今2-3万年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 以上考古发现印证了蓝田县存在着从早期古猿人到晚期智人的人类演化序列。说明蓝田秦岭山区是中华民族繁衍的摇篮。 ②华胥镇有大量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处于蓝田秦岭山区和西安半坡平原之间的霸河沿川道丘岭地区,是从秦岭山区去西安的古道上必经之地。在华胥镇及其周边分布着36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在1984年和1988年蓝田县两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仅华胥羲母陵周围,旧石器时代遗址2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遗址20万平方米。说明华胥镇确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源头,原始社会初期,华胥氏族在这里生产活动,创造了华胥文化。 ③华胥地区西边平原以及周边地区,发现了多处前期仰韶文化遗址。 华胥镇以西15公里处即是西安半坡(公元前5000年-4500年)仰韶文化遗址。附近还有: 临潼姜寨遗址(公元前4600年-3690年); 宝鸡北首岭遗址(公元前5150年-3790年); 华县元君庙墓地和老官台遗址(公元前5500年-4800年); 稍远的华阴、渭南、华县等地,甘肃秦安古镇等地都有同一时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5850年-5400年)。 这些初期仰韶文化遗址说明,随着人口的不断流动,华胥文化传播到平原、传播到周边各地,逐步形成了广泛的前期仰韶文化。 由此可见,从蓝田秦岭山区,经华胥镇西边平原以及周边发展,按人类演化顺序排列着早期类人猿、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所有遗址,分布点之多,密度之大,举世罕见,它充分说明蓝田是人类繁衍的摇篮,华胥镇处于智人和上古人类的演化交点,在这里出现最早的人类生产活动,产生华胥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发展史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华胥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 (2)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证明华胥古国的文化及人物是真实的。 史料中,有关华胥氏、伏羲、女娲三人以及“华胥古国”的故事,有大量的记载。据本人所知,有三十多本书中记有或多或少其中的人或事;有近二十本书中写有伏羲或太吴,并称为初祖、祖、帝、王;有十八处记载华胥氏及华胥古国的故事;有四本书中写有女娲的功绩。 这些书即有可靠的历史大著如:《大传》、《太平御览》、《礼》、《易》、《淮南子》、《汉书》、《史记》等, 又有地方《县志》民间藏书,即有名家大手如孔子、孟子、列子、司马迁历史名人等,也有流传民间的考证、古老传说,这些书可以相互印证。主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