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作文语言训练之三一架蔷薇满院香——假设句(上)专题辅导
高中语文作文语言训练之三一架蔷薇满院香——假设句(上)
199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第22题获得了语文界人士的交口称赞。有人称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高考题”,有人说就是“置之于历届语文高考题的‘精编’中,这也是一道设计很别致的考题”。让我们先来看看这“设计别致”、“不可多得”的第22题: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号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很显然,这是一道假设句的仿写题。说它“牵涉到有关议论文的方方面面,既检测了议论文体的理论知识及其运用,又考查了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者,有之;称它测试了“依照特定的语言环境,将所学的各类静态的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运用能力”者,有之;称它“为我们平时议论文阅读和写作提供了优化的训练途径”者,也有之。通过以上评论,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通过假设句的写作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毫无疑问是切实可行的。
所谓假设句就是通过对假设条件下可能产生结果的推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一种分析方法。因其用假设复句构成,所以称其为假设句。
假设句的主要表达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面例式
记叙文写作讲究点面结合,这种写法其实也完全适用于议论文。如果把详举一例称为“点”,那么,我们可以把略举一组事例,甚至一句一例的写法,称之为“面”。就“面”例式而言,又可分为正反对比式与例证式两种。
1.正反对比式
例1.其实,历史已不正一次向人们鸣响了警钟,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信了扁鹊之言,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能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精兵简政,又何以能变成贵州的“小老虎”而吃掉宠然大物的“东洋驴”呢?综上所论,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2.例证式
例2.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称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二、点例式
点例式即前面先详举一例,然后接一层假设分析。如事例是正面的,假设句即从反面分析;如事例是反面的,假设句可从正面分析。简言之,点例式可分为正例反设与反例正设两种。
1.正例反设
例3.欧立希为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方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试想,如果欧立希仅仅试验一两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那么,新药又怎能会问世呢?如果他试验了一二百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他若认为成功的希望已经渺茫,甚至怀疑了原来的设想,因此而偃旗息鼓,自甘暴弃,不另辟蹊径,那么“606”自然不会诞生。即使他试验了605次,又失败了,如果他这时丧失了信心,希望之火熄灭了,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同样,也决不会有“606”的诞生。正因为他坚持下去了,最后,他终于获得了胜利。可见,坚持就是胜利。
2.反例正设
例4.在这类问题上出差错,诸葛亮并非第一次。赤壁大战后,他明知关羽与曹操有知遇之恩,曹操若经华容道,关羽必然放他过去,但他在关羽一番慷慨陈词,立下军令状之后,就“留这人情”,让他移兵拦守。结果,关羽果然让曹操逃之夭夭。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拦守华容道,那么,可能曹操会被擒拿;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而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的失策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在重蹈覆辙后,才“深恨自己之不明”,流涕斩了马谡。可是,这只能是明乎法而已了,对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的实现,都无可奈何了。可见,与其执法如山在后,还不如任人唯贤在前。
以上两例,事例与假设分析明显分开,有时,也可采用夹叙夹议式,将举例与假设分析融为一体。
三、叙议结合式
例5.
我们不是为中国女排再一次争得世界冠军而欢欣鼓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09如何读懂诗歌课件.ppt
- 高中语文2.1《荷塘月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语文2009年江苏高考数学理科附加题复习建议课件.ppt
- 高中语文 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得体 课件.ppt
- 高中语文“仿写句子”专题.doc
- 高中语文78篇中考作文汇编-非常有用.doc
-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 高中语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 必修五.ppt
- 高中语文《优美的文字》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
-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课件 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语文作文语言训练之四:两山排闼送青来—对称句(上)专题辅导.doc
- 高中语文作文:逆境与成才—导写人教版必修一.doc
- 高中语文写好规范作文提高作文成绩 课件.ppt
- 高中语文分句子成分演示文稿课件.ppt
- 高中语文刘白羽《长江三峡》课件苏教版必修三.ppt
- 高中语文单元导学与检测专题一(颂歌的变奏) 苏教版必修三.doc
- 高中语文单元导学与检测专题二《底层的光芒》(含答案) 苏教版必修三.doc
- 高中语文单元导学与检测专题(二)含答案) 苏教版必修三.doc
- 高中语文单元导学与检测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含答案) 苏教版必修三.doc
- 高中语文单元导学与检测(寻觅文言津梁)(含答案) 苏教版必修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