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义分析在近义词辨析中的运用.doc
语义分析在近义词辨析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近义词是各种语言中都有的语言现象。传统的近义词辨析多从词语内部进行辨析,本文通过对“不料,没料到,没想到”的语料分析,在说明语义外部指向和语义外部背景的基础上来辨析这组近义词的异同,并说明通过不同语料的使用情况对近义词作语义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近义词辨析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义分析 近义词 辨析
现代汉语中“不料”、“没料到”、“没想到”三个表达法,语义上都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不料: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商务印书馆2008),将三者混在一起,相互解释,很难辨其语义上的差异。然而,通过语料分析其语义指向和语义背景,我们却可以区别它们,而且这种区别方法也给了我们一些关于辨析近义词的新途径。
一.“不料”的语义分析
请看下面关于“不料”的例子:
(1)他出车回来,正在保养车子,不料在指挥助手倒车时车子后轮碰倒一根木杆,砸中他的头部,不幸牺牲。
(2)她与焦仲卿结婚后,夫妻俩互敬互爱,感情深挚,不料偏执顽固的焦母却看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将她驱逐。
(3)当他坐在芒果树下回忆童年往事时,两只熟透的芒果落在他的脚下,不料却被王爷诬蔑为盗贼。
“不料”是连接两个分句的连词,因为根据《汉语语法三百问》(邢福义著,商务印书馆2002)“不料”具有双向性,表明了前后两个语法单位的转折关系。我们将“不料”前的分句设为分句A, 将“不料”后的分句设定为分句B,其句子语意为:分句A是个现时态事件,分句B在语义上表示对分句A的逆反。从语义指向上看,连接词“不料”指向分句B所叙述的整个事件,如(1)中,“不料”语义指向“木杆砸中他的头部,不幸牺牲”这个事件。(2)(3)中分别指向“焦母却看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将她驱逐”与“被王爷诬蔑为盗贼”的事实。而分句B是在某个正在发生的动态短语背景上发生的,也就是说,分句B的语义背景是分句A中的谓语动词。即分句B的语义背景指向为分句A中的谓语动词,如上例(1)分句B的语义背景是分句A中的动词短语“正在保养车子”。同样(2)(3)中的连词“不料”,其语义背景是分句A的叙述事件,分别为例(2)中的“互敬互爱,感情深挚”,(3)中的“落在他的脚下”。
二.“没想到”的语义分析
“没想到”是“想到”的否定式,“想到”是个二价动词,涉及到主语(谁想)和宾语(想到什么)两个对象。“没想到”用法当同“想到”,两个价分别是主语和宾语。如下例:
(6)成都的百姓做梦也没想到魏兵来得那么快,一听邓艾兵临城下,纷纷到山上树林里去避难。
(7)这次中国运动员在全运会上又连破多项世界纪录,这是我绝对没想到的,我来之前以为能破一两项纪录就不错了。
上面的例子中,“没想到”指向其后的事件,如(6)中“魏兵来得那么快”,(7)中“这次中国运动员在全运会上又连破多项世界纪录”,更确切地说,是指向紧跟其后的谓语。
“没想到”是动词性的,词意更强调主观意想,故主语非常重要,其语义指向后一分句的谓语,即现实中发生了出乎意料之事。
三.“没料到”的语义分析
首先,“没料到”具动词性,如下面的例子:
(11)a.这50多岁的汉子,做梦也没料到,大年根儿的,竟飞了趟香港……
(12)a.抢劫得手的歹徒没料到半路杀出一名威风凛凛的武警战士,掉头转进一条胡同。
(13)a.卢小波那夜没料到,居然是这件事将他的父亲击垮。
在以上几例中,“没料到”由主语引领出下句,如上例主语分别是:50多岁的汉子,歹徒,卢小波。其语义指向也是紧跟其后的动词事件,即(11)a中“飞了趟香港”,(12)a中“半路杀出一名威风凛凛的武警战士”,(13)a“是这件事将他的父亲击垮”。这里的“没料到”是一个动词短语,其用法和“没想到”是一样的。
如将“没料到”换成“没想到”:
(14)b当时的她大学毕业不到一年,谁也没想到这个栏目的前途。(应将“没想到”换成“没想过”)
(15)b她自己可能也没想到这样的结局,脸上的表情不大自然。(应将“没想到”换成“没想过”)
这几例显然不成立(用?标出),这是因为“没想到”是指向分句B所说的事件的,简言之,也可以说是指向分句B的谓语动词的。而在例句(14)a中“前途”,(15)a中“结局”都是名词,显然这就不能用“没想到”(可以换成“没想过”)。
再看以下几例:
(16)a.展览室里,摄制组的女翻译寻机凑上前去说明来意,没料到特鲁多一听说要谈毛泽东竟欣然应允。
(17)a.一九九四年,韩福焕种植了四百三十七亩水稻,没料到遇到了罕见的特大干旱。
(18)a.有一天,他写了一封言词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