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重庆高考语文命题趋向及备考对策课件.ppt

2008年重庆高考语文命题趋向及备考对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重庆高考语文命题趋向及备考对策课件

高考语文命题趋向及复习策略 成都市教科所 程一凡 2007.9.23 比如: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出口,我沉默着,静静地倾听他们来自灵魂的叩问…… “泉水白白流淌,花儿为谁开放?负伤的麦子,吐着芬芳,站在高岗上。”他在叩问,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思想。在不断的叩问中,他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他选择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用自己独特的叩问,写下了生命里那一段最壮丽的篇章。海子,何其美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在叩问,叩问之中饱含的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黎民百姓的担忧。在不断的叩问中,他选择了瑶花香草为伴,他选择了汨罗清浪为友,他选择了用灵魂的壮烈,用千古不息的叩问,来成就历史的期许,来成全最美的童话。屈原,何其壮哉!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质本洁来还洁去,随风飞到天尽头。”她在叩问,叩问世间是否还有一个同样的如水女儿?叩问茫茫大地何处能找到那一片心灵的净土!在不断的叩问中,她选择了清白与无暇,选择了用生命的高贵来捍卫自己灵魂的雍容,来成全最后的冰清神话。黛玉,何其悲哉! 问知识,问是智慧;问生活,问是哲思;问自己,问是聪慧;问灵魂,问是精彩!(《好问成就精彩》) 示例一: 花是有源的,那含苞未放的花蕾便是她的源头。 水是有源的,那山林间的涓涓细流便是她的源头。 山是有源的,那不起眼的毫末之土便是她的源头。 蝴蝶是有源的,因为那美丽的花儿便是她的前生……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根源,有自己的本质。离开了这种本质,花儿不能吐艳,流水不能唱歌,高山不再巍峨,蝴蝶不会飞舞。世界更不会美丽如斯。 示例二: 我问壮丽雄浑的瀑布,你的气概源于哪里? 瀑布用它飞溅的水珠回答:源于岩石的击打。 我问热浪滚滚的火山,你的热情源于哪里? 火山用它炽热的岩浆回答:源于地心的烘烤。 我问绚烂美丽的彩虹,你的色彩源于哪里? 彩虹用它夺目的色泽回答:源于风雨的磨砺。 我问傲雪盛开的红梅,你的风骨源于哪里? 红梅用它不屈的身姿回答:源于冰雪的考验。 (五)提升分数的意识要强 1.审题要“准” 2.标题要“亮”(亮眼) 3.立意要“新” 4.选材要“当”(恰当) 5.文体要“明”(明确) 6.思维要“活”“ 7.情感要“真” 8. 语言要“畅” 9. 书写要“正”(端庄、正确) 10. 字数要“足” 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建议 一、近年全国各地诗歌鉴赏题特点 1.唐宋诗为主,词曲偶现 另:北京上推到《诗经》,重庆则下限至清代诗歌(龚自珍《己亥杂诗》),有的试卷甚至涉及近代诗歌。 2.名人名篇,渐次减少 所选诗词作品中,06年只涉及陶渊明、李商隐、张籍、黄庭坚、苏轼、杨万里、张可久、龚自珍等名家,占20首中的40%。 07年18套题 苏轼(全国卷一) 王维(全国卷二) 高启(明代 ·天津) 苏轼和白居易(重庆) 谢枋得(宋代 ·福建) 王安石(湖南) 吴融和李约(湖北) 陈维崧(清 安徽) 刘禹锡和吴激(金)和赵善庆(元·浙江) 王维和周弼(宋·辽宁) 王安石(四川) 高蟾和韦庄(江西) 辛弃疾(江苏) 徐兰(山东) 林景熙(广东) 刘一止(宁夏) 苏轼(上海) 北京《诗经》 ( 11人不够出名) 3.对比赏析,凸现鼎势 重庆卷、湖南卷和湖北卷 06年湖南 比较薛宝钗与林黛玉咏白海棠的异同 4.“点”的考查是主流 尾句考查是重点 如四川卷第12题的(2)小题 重庆卷第13题的(2)小题(“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浙江卷第16题的(2)小题 福建卷第10题的(2)小题 辽宁卷第16题的(2)小题 江苏卷第12题的(3)小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其应试对策 (一)明确诗歌常欣赏的8个角度 1.诗歌的感情 2.诗歌的意象(意境) 3.诗歌的内容 4.诗歌的手法(技巧) 5.诗歌的语言 6.诗歌的色彩 7.诗歌的节奏 8.诗歌的含蓄 (拟标题、绘画面) (二)立足课本,构建诗歌鉴赏系统知识框架 1.了解主要体裁和流派特点 2.了解主要情感和内容分类 3.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