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大有美丽与骄傲.doc
石大有美丽与骄傲
那一年,接到石河子大学的通知书时,我自己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地哭了。这不是我想去的城市,这不是我向往的大学,少年时的理想在那一刻绝望地呜咽出声。那时的我未曾想到,几年以后,这座小城和这所大学会成为我青春岁月里最深重的眷恋和最美好的回忆。
石河子,一个朴素而又寡淡无味的名字。它位于中国地图的西北角,在乌鲁木齐不远处的一个小点上。那是一座被蓬勃的绿意携裹着的小城,它有着瓦蓝高远的天空、宽敞洁净的街道和一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居民。
石大是石河子唯一一所高校,偶遇的路人也好,店铺的老板也好,在听说我们是石大的学生时,望向我们的目光似乎就要立刻柔和几分,这份宠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我觉得惶恐并且不安。
石河子的居民主要以汉族为主,但是也有不少少数民族。在石河子大学,几乎每个专业都设有民班,所以这里不像南疆一般有浓浓的少数民族风情,可与内地相比,又有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这一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共六个班,四个汉班,两个民班。大学第一次班会上,班里随处可见的少数民族学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仅仅在我们班,就汇集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有着深邃的五官,却和我们一样说着流利的汉语。刚进大学时,每每在校园里与高鼻深目的老师学生擦肩而过时,我总会偷偷地回过头去打量一番。
我们常常笑言,来新疆上大学其实也挺幸福,因为除了国家法定的节假日,这里还多了一个节假日,那就是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沾民班学生的光,我们也能有两三天假期,岂不幸哉?
来大学之前,就听说石河子大学是北大的对口支援学校,但也只是听说而已,并未有太过明晰的感触。入学时,又听同学说好些专业每年都会有两个去北大插班的名额。这一消息瞬间刺激了我的小宇宙,我终于找到了可以头悬梁锥刺股为之奋斗的目标了!可就在我奋发了两天以后,有师哥说因为某些原因,我们专业去北大插班的名额从上一届开始已经被取消了。当时的我立马就蔫了,于是重新陷入了迷茫中。
迷茫的我随波逐流,和大多数大学新鲜人一样,游走在各个招募新人的社团间,最后加入了大学校报记者团。在记者团的两年时间里,我采访过许多人许多事,但是真正触动内心采访只有两次。有一次去采访一位在棉花种植方面颇有建树的教授。采访内容我已经忘记了,却一直记得教授最后说的那一句话:“我这辈子最大的骄傲不是我所取得的这些成就,而是我亲眼看着石河子从一个荒滩变成了今天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
因为她的话我第一次对石河子感兴趣,但是因为一时疏懒,并没有去查阅相关资料。大概过了一年,我听一位来自云南的师姐说起她经常去两位孤寡老人家里帮忙。当时只是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于是跟着师姐一起去了。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师哥师姐在那里了,他们帮老人收拾家,做饭,洗衣服。两位老人都是云南人,当年跟着部队来到石河子,就再也没有回去。没人知道始于何时,只知道定期来照顾两位老人已经成为石大云南老乡会的传统。
老爷爷絮絮叨叨地说起当年是如何离开家乡、参加部队,又是如何来到新疆建设石河子。最后他颤颤巍巍地走过去摩挲着墙上的一张照片说:“这都是我的战友啊。”照片里两位老人尚风华正茂,还有许多同他们一般年轻的解放军笑得灿烂又美好。如今,风流云散,当时的少年早已白发苍苍,照片里的许多人早已逝去,也难怪老人望向照片的双眼里满含泪水。
师姐告诉我,老人是有儿女的,只是他们离开了新疆,而老人又舍不得离开石河子,于是只能相依为命。
回去后,我在网上搜索了大量石河子的资料,原来这块土地曾经只是玛纳斯河冲流而过的卵石沟。1950年,王震将军率领解放军22兵团来到这里,选址,设计,时移世易,天山脚下一座新城就此诞生,成长为一座郁郁葱葱、美丽干净的小城。石河子的第一代居民来自祖国各地,他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奉献给了这座城市,于是再也舍不得离开。漫步石河子的街头,总是能见到许多牵着手,相扶着的白首夫妻。而每一位老人背后,或许都有一段血泪铸就的传奇故事。自此,我开始爱上这座年轻而又铁骨铮铮的城市,爱上它铭刻在骨子里的骄傲和荣耀……
支教,是石大师范专业的“必修课”,占了十个学分。地点是南疆喀什市和附近的县乡,为期半年。在这半年时间里,我和同学们利用假期去了很多原本遥不可及的地方,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叶尔羌,莎车,喀什……令人惊喜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交织着,带给我最原始的感动和震撼。高原,雪山,冰川,草滩,古伊斯兰建筑,塔吉克人,牦牛,维族婚礼,我好像到了另外一个时空,这里有我梦寐以求的景致。如果不是支教,如果不是因为来了石大,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到达这些地方。
也不知道是石河子这座城市的传奇拨动了心弦,还是种种别样的经历触及心灵深处,总之,对石河子大学,对石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