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伤仲永老师用05伤仲永老师用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学教练导学案
课题 :《伤仲永》 课时:3 主备人:马建军 编号: 201105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多次阅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3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1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 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三.自主学习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一)初步感知
1.走近王安石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王安石,字_____,号_____,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本文叙事采用了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3)唐宋八大家是指唐韩愈、_______,宋欧阳修、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曾巩。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温馨提示:对照课下注解正确朗读课文,然后不看书完成下列注音。
世隶耕( ) 日扳仲永( ) 环谒于邑人(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泯然众人矣( ) 卒之为众人( ) 今夫不受之天( ) 而已邪( )
3.在【 】给加点字解释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 】耕。仲永生五年,未尝【 】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 】其名。其诗以【 】养父母、收【 】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 】皆有可观【 】者。邑人奇【 】之,稍稍【 】宾客【 】其父,或【 】以钱币乞【 】之。父利【 】其然【 】也,日扳【 】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 】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 】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 】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 】于材人【 】远矣。卒【 】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也。彼其【 】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今夫【 】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人,得【 】为众人而已耶( )?
4.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 ”: ) 贤于材人远矣(“材”同“ ”: )
5.词类活用(一般了解即可)
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6.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8.一词多义: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之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9.背诵课文
四.合作探究
第二课时:学习—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视艺术欣赏(北京师范)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答案.docx VIP
- 南京大学《认识地球》章节测验题目.doc VIP
- (高清版)-B-T 2423.18-2021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pdf VIP
- Unit 1 This is me! Welcome to the unit 教案-牛津译林版(2024)七上.docx VIP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ppt VIP
- 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检测.pptx VIP
- 中国精密半导体真空阀门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pptx VIP
- 手术室护理文书书写.pptx VIP
- 治具设计注意事项-.pptx VIP
-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