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1大题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点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江苏卷五年考情导向 试卷 考查题材 考查类型 考查形式 2016年 熟语 借代 客观题 2015年 诗句 比拟 客观题 2014年 诗句 对仗 客观题 2013年 2012年
(2016·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考生答案 误区诊断 学生甲 B 该生不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意思导致误选。“尧”和“舜”指代贤人,指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此处属于借代中的“个别代一般”。 学生乙 C 该生没有辨清借代和借喻的区别,误认为“干戈”比喻战争,“玉帛”比喻和平。此处用了借代的修辞,“干戈”是武器,代指战争,“玉帛”是丝织品,代指和平,都是“特征代整体”。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语句的意思,然后再根据意思判断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A项,出自《鸿门宴》,将他人比作“刀俎”,自己比作“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使用了比喻的手法。B项,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尧”和“舜”指代贤人,有作为的人,使用了借代的手法。C项,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指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干戈”,盾牌和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玉帛”,古时国与国间交际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代指和平、友好。本句使用了借代的手法。D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谚语。“西施”原是春秋末期越国的美女,后来代指心上人。此句表示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处不美,使用了借代的手法。
一、熟知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3.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6.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9.双关
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10.比兴
“比兴”的“比”就是指比喻的修辞手法,“兴”就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
二、几种易混修辞手法的区别
1.借代与借喻
由于它们都不出现本体(借喻只出现喻体,借代只出现代体),因而很容易混淆。区分办法有二:
(1)把握二者的概念。“喻”是追求相似性,“代”是追求相关性。
(2)可采用替换法,能够将其替换成明喻的是借喻,反之,不能替换的则是借代。如:
①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
可以替换成“‘月色下的天地’像‘银子’一样白,‘黑夜’像‘墨汁’一样黑”。
②给,袁大头!
不能替换成“大洋像袁大头”。
所以句①是借喻,而句②是借代。
2.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简而言之,对偶与对比的着眼点不同:前者追求形式上的表达效果,即结构形式的整齐、和谐;而后者追求内容上的相反、相对。
当然,对偶中的反对既是内容上的相反对比,又是形式上的工整对偶,这属于辞格的兼类。由于对比未列入九种基本修辞手法之中,这里就不再举例赘述。
3.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由于两者都追求形式上的表达效果,因而有必要加以区别。
对偶的句子成对,由一对构成,而且要求结构、字数必须相同;排比句不要求成对,奇偶皆可,字数也不要求相等,但它要求至少是三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的排列。如:
①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
②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其中,句①运用了对偶,上下两句构成一联,不仅结构相同,而且字数相等。句②运用了排比,它仅仅是结构相似,字数并不相等,更主要的是它是三个句子以上的排列。因此,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理解概念。
4.比喻和比拟的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徐州市潘塘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
- 江苏省徐州市潘塘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16 朋友遍天下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
- 江苏省徐州市潘塘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20 城乡人民生存状况的沧桑巨变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
- 江苏省徐州市潘塘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寨九年制学校2017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徐州市潘塘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2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考点3 鉴赏形象课件.ppt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5大题 现代文阅读(一)Ⅱ 散文阅读 考点1 归纳内容要点课件.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中国的气候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doc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1大题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1 正确使用词语.doc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1大题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3 提炼语意.doc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1.doc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2.doc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3.doc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分析文章内容.doc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6大题 现代文阅读(二)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点1 分析结构层次课件.ppt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考点1 文言实词.doc
-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doc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板块1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1 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1 近义词语辨析课件.ppt
最近下载
- 法奥机器人 FR5用户手册V3.3.2.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方、校本课程川教版可爱的四川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湖南省武冈市2025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VIP
- 解读《GB_T 44304 - 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 压痕(IF)法》.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3.7 尺子乐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100t履带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物流园区安全管理手册.doc VIP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最新完整版本.pdf VIP
- 毕业论文-基于Arduino的智能避障小车设计与实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