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docVIP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山亭柳·赠歌者① 晏 殊 家住西秦,赌②博艺随身。花柳③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 ①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②赌:与人竞赛。③花柳:借指歌舞技艺。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赏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对诗歌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基础,也是关键。古代诗人表现歌者的技艺,多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比如《琵琶行并序》《李凭箜篌引》。上阕开头是歌女的介绍和自夸,“花柳上,斗尖新”正面夸耀自己的多才多艺和艺术追求。“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是具体形象地夸述自己的歌唱才能。这都是正面描写。“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是说观众赠予她的财帛数量庞大,借所获赠的财物,侧面表现歌女的技艺高超。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歌女非凡的技艺。 【答案】 词的上阕从正面描写了歌女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追求以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歌女受人追捧的情景,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歌女的技艺高超。(正面描写1分,侧面描写1分;简要分析3分) 2.全词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词的上阕描写歌女年轻时的盛况,下阕描写歌女年老时的凄凉。两相对比,反衬出歌女年老时的失意凄惨。下阕描写歌女年老色衰后所遭逢的冷遇,词人对照自身的凄惨遭遇,抒发对歌女的无限同情。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悲伤,心中不平之气难以抑制。纵观下阕内容,读者可以看出作者借歌女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寓意,词人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满腹才华无人赏识的情感也就呼之欲出了。 【答案】 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1分)作者将歌女曾经的自负得意与如今四处奔波、知音难觅的前后际遇相对照,(2分)既表达了对歌女的欣赏与同情,也借此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以及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反映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歌女的不幸命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与作者被贬官的境遇有关,表面是写歌女,但读者仍可以看出作者借歌女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寓意。 上阕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歌女技艺的高超。下阕首句“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是失意后凄凉冷落境遇的写照。“衷肠事”,这里是指终生相托的大事。“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仍是以歌女的口气自述:假如有一个知我心的人接纳我,那么我将唱尽高雅美好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他。可是知音难觅,所以结果只能是“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了。歌女在酒筵前唱歌,想起当年的满堂喝彩声,眼下却这样凄清冷落,不禁流下了眼泪。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悲伤。“重掩”,是屡次流泪,强作笑颜,其悲哀就更为深重了。 全词看似纯为客观叙述,但字里行间无处不包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更加忧郁深沉。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其 一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其 二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3.赏析第一首诗“数枝残柳不胜春”一句中“数”和“残”两个字的妙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隋宫,距刘禹锡生活的时代,已有很多年历史了,其衰败可想而知。此时,往日的繁华全然不见,唯见数枝残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