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docVIP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四 归纳内容要点  (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完成后面的问题。 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答案 得分 误区诊断 学生甲 ①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②遂输粟入太学;③科举考试的内容来自四书五经;④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2分 该生不明题干要求,第①②点直接摘录了原文内容,没有根据题干要求概括作答,导致丢分。 学生乙 ①科举考试对书写很重视;②可以通过捐物资入太学来修习;③考中进士后即可加官晋爵;④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3分 该生对科举考试的特点概括错误且要点不全。第③点不属于科举考试的特点,概括错误;漏掉要点“考题出自经书”,导致丢分。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要逐段阅读原文,明确每段的主要内容,并找到符合题干要求的关键语句。由“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可知,科举考试中书法的重要性;由“输粟入太学”可知,当时可以以捐纳财物的方式进入太学。由“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及“友人以经书题相商”等语句可知,科举考试的内容来自四书五经。教谕认为“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但是主考官“一见,抚掌称大妙”,结果“《易经》以大父拟元”,可见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的结果。 【答案】 ①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1分)②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1分)③考题出自经书;(1分)④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1分) 一、解答文言文归纳内容要点题的技巧 1.审读题干,主抓关键词,做到答是所问 2.整篇阅读,锁定信息区,重点细部探究 3.分条陈述,注意赋分值,力求简明有序 二、准确筛选概括内容要点 1.由理到事的信息筛选整合型 这种题型在题干上往往提出一个较抽象的筛选标准,要求从原文筛选整合出合乎题干要求的事例来,是信息筛选选择题的另一种形式。 做此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吃透题干要求,锁定信息所在区间。 (2)转述要全而准,因为这种题型要求答出的是“事”,在将文言信息转换为白话信息时要求全而准,比如每一个事例的主体、原因、经过、结果等信息要齐全、准确。 (3)根据题干要求,灵活选择答题方式。如果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就要特别注意文言语句中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因为它是暗中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准确理解。如果要求用原文回答,那么在“截取”时要注意全面,不可丢掉该有的信息。 2.由事到理的内容概括型 这种题型要求:从文中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事理来。它多是要求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品质。对此,同样要求根据题干要求,找准找全符合要求的有关文字,并用概括性的语言准确表述出来,方法类似于散文、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概括题。特别要学会摘取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回答(这类词语多出现在文末)。 [专 项 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 愈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乃踏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 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若能令翁许我,请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