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Word版含答案.doc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14世纪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 A.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 B.摆脱封建神学束缚的要求 C.建立新的宗教教派的要求 D.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解析:中世纪西欧的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 神的蒙昧之中。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要求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于是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答案:B 2.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实际上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  ) A.神秘主义 B.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解析: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故选D。 答案:D 3.观察下列三幅艺术作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最后的晚餐》《圣母与圣子》《西斯廷圣母》 A.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 B.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 C.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 D.都表达作者对至高无上神性的赞美 解析: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一思想贯穿在当时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中。A、B、C三项均是对作品的正确评论。故选D项。 答案:D 4.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  ) 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封建主不断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C.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掠夺 解析:德意志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使得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影响力较其他已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更为突出。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不仅加剧了德意志封建统治者与教皇的矛盾,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下层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的苦难,在16世纪的德意志,罗马教会成为众矢之的。 答案:D 5.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解析:“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体现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思想,旨在否定和挑战教会的权威,故选D。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1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米洛的维纳斯》。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 图2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平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请回答: (1)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诸如《米洛的维纳斯》雕塑这样的杰出艺术作品的原因。 (2)从图2到图3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分别列举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并简要说明他是如何体现人性之美的。 解析:第(1)题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经济等角度作答。第(2)题要注意观察图2到图3内容的变化,并注意理解相关的说明,从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原因。第(3)题属开放性的设问,但回答时必须要切题,符合题目的要求。 答案:(1)思想:古希腊对人的重视(或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政治: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经济:工商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前提。 (2)变化:从服膺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原因: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西欧出现、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3)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 基础巩固 1.“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等言论出现的共同背景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 B.英国工业革命兴起 C.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D.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该思想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的产物。故选A项。 答案:A 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下列对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是它的基本主张 B.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的观点 C.为适应资本原始积累需要它主张实行禁欲主义 D.对它的过分推崇容易导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