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Word版含解析.docVIP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高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3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Word版含解析

根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请重点关注能力提升组1、4、5、6题。 一、选择题 1.(2016·海南省“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这反映出孔孟(  ) 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 B.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 C.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 D.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 解析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二者之间是统一的,故A项错误;材料“修文德以来之”和“春秋无义战”,体现了儒家的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最受欢迎的是法家思想,仁政并没有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孔子和孟子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6·江西宜春市一模)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  ) 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 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 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 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 解析 “信仰”为思想方面的,意为“在思想上树立一个权威,使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符合题意的只有董仲舒的“君权神授”。通过宣扬“君权神授”,使天下百姓皆认为皇帝是上天派来统治万民的天子,从而提高了皇帝的权威,巩固了统治。其它选项均无此意。 答案 B 3.(2016·山东烟台高三高考诊断)宋儒通过对《易经·家人》的阐发,搭建出一条理想的社会链条:女正——家道正——天下正。该观点(  ) A.认为女性可以在政治中发挥作用 B.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更加严苛 C.主张女性应该维系家族内外秩序 D.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 解析 宋儒强调“天理在社会中的体现就是三纲五常”,它主张夫为妻纲,反对女性在政治中发挥作用,故A项错误;宋儒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道德贞操,这B项正确;宋儒主张夫为妻纲,与“女性维系家族内外秩序”不符,故C项错误;宋儒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压制而非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6·山东青岛高三3月质检)“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该诗反映了(  A.圣人之道存于经典,孔孟之要在于天理 B.发明本心,尊我德性,确立自我主体是根本 C.倡导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主张以义制利 D.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循章摘句,博览群书 解析 题干材料大意:人有天赋道德之心,自古圣贤相传的也只是这种本心。将精力花费到注解诠释古代经典上,以探求精微大义,只会使人迷惘,这体现了陆王心学的观点,故答案为B项。“存于经典”说法错误,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格物致知,读书穷理”是宋明理学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6·湖南永州二模)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 解析 西周礼乐制度是对王室贵族言行的规范,与官员“丁忧”尽孝道无关,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儒家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官员“丁忧”符合儒家伦理纲常,古代法制也深受其影响,故B项正确;隋唐时期科举制取代了举孝廉,故C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故D项错误。 答案 B 6.(2015·吉林长春普通高中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事物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解析 王夫之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7.(2016·广东肇庆一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