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育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育如何进行励志德育渗透
衡山路学校 刘国荣
摘 要: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最能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如何在语文教育中进行励志教育,实现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要从重视、课堂和课外及言传身教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语文教育 励志德育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化,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成就思想、丰富心智、提高灵魂、锻铸人格为己任。
语文教材,或是对真、善、美的褒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成绩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实现。
一、语文教师首先要重视励志教育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所以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如依据教材内容进行理想、爱国和传统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定能为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主阵地
语文教学中的励志德育教育,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方法:
1.介绍背景渗透
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或反映的时代背景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如教学朱自清的纪实散文《背影》,在介绍朱自清时就可以特别介绍朱自清1948年生活非常困苦的情况下曾签名拒绝领取“美援”面粉,临死还嘱托家人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史实。从而教育学生:我们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儿女都要有骨气,决不做恬不知耻、不讲人格甚至有损国格的事。
2.破解题目渗透
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眼睛。解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知识,同样也是德育渗透的突破手段。如解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之题,要抓住“忘却”与“记念”。解题得法,德育自然渗透其中。
3.析词品句渗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课文中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段落有层次地剖析、点拨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就要抓住“笑”一词引导学生分析。“笑”一词在文中出现了十次之多,孔乙己两次出场都是在笑中走来,又在笑声中走去,特别是第二次来酒店是在人们的笑声中“坐”着用“手”走出来的,这是多么令人同情而可怜的人物。文中却用“笑”来为他做背景,可见封建制度对人们毒害之深,当时的人们又是多么麻木。这样以笑写悲更见其悲。这样从析词品句入手挖掘出社会根源,使学生认清封建社会,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
4.指导朗读渗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作者思想感情可以借助朗读来体会,而且更加具体可感,因为朗读是以声音作为载体把思想感情“物质化”了,对学生来说更直接更容易接受,而且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学生可以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如教学《苏姗·安东尼》时,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段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有的学生选择的语段是:“法庭斗争”的辩护词。该生读得声情并茂。教师可以顺势启发:刚才这位同学读时注意到了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现在再请他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时表情怎样,哪轻哪重……再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读。该生再读后,教师并不急于让其他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学着也开口读读这些话,结果学生也“喊道”、“大声疾呼”,慷慨陈词,振聋发聩。最后,教师又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至此,学生就会在对词语的揣摩、比较中领悟这位女性大无畏的气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5.巧妙设计问题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B_T 6103.2-2017型材卷弯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
- Unit 1 I love sports(单元测试 基础卷)英语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上册(新教材).docx
- 个人防护用品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智能化矿山安全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的探讨.docx VIP
- 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挡板、盖板暂行技术条件.doc VIP
- 2021年考研英语5500词汇表.pdf VIP
- (完整)SF-36评分完整版.doc VIP
- 铁血将军、建军元勋——叶挺 (1)讲解.ppt VIP
- 1成都城市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手册-单位端V1.0.docx VIP
- 监理实施细则范本(房建).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