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课件 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 第3讲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VIP

2013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课件 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 第3讲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二:《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张元幹 (1)有人认为“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这两句“语浅而情深”,试作简析。 【参考答案】 “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写人们深夜酣睡,寄寓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反衬作者内心的怅惘孤独;“谁伴我,醉中舞”说明除了李纲,还有谁能这样同我情投意合呢?(或:表达作者想得到像李纲这样坚定抗金的知心人的迫切心情) 题二:《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张元幹 (2)词的下片大量用典,任选一处指出用了哪个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示例1)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杜牧《遣怀》中的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表达了收复失地无望的悲愁。 题二:《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张元幹 (2)词的下片大量用典,任选一处指出用了哪个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示例2)要斩楼兰三尺剑:化用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句。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曾设计在宴席上刺杀攻击汉使者的楼兰王。这里以楼兰王比喻金统治者,以傅介子比喻李纲,表示坚定抗金的志向是很确切的。 题二:《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张元幹 (2)词的下片大量用典,任选一处指出用了哪个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示例3)遗恨琵琶旧语:汉元帝时,宫女昭君出塞嫁于匈奴。相传王昭君善于弹琵琶,后有乐曲《昭君怨》。这里用来写宋向金统治者屈辱求和的遗恨,也可以说是抒写中原未能收复却对抗金将领弃置不用的遗恨。 题二:《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张元幹 (2)词的下片大量用典,任选一处指出用了哪个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示例4)过苕溪尚许垂纶否:垂纶即垂钓。传说商朝的吕尚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见了周文王,故后世又以垂钓指隐居。这里是说,在朝廷主和派得势、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不问国事,在苕溪游览,过着隐居的生活呢?含蓄地说明李纲不能退隐,而应该积极抗金。 题三:《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题三:《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②化抽象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题四:《暮春即事》叶 采 《约 客》赵师秀 (1)请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暮春即事》。 【参考答案】 这首诗用动静相生的手法描写了封建时代读书人埋头书案,苦心研读的情景。开头两句写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到书桌上,杨花轻扬飘入砚池,这是动景;为后面两句描写小窗读《周易》的静景作铺垫映衬。这里以静意观动景,以动景达静意,给人一种悠闲喜悦之感。 题四:《暮春即事》叶 采 《约 客》赵师秀 (2)“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 【参考答案】 不相同。“闲坐小窗”之“闲”是一种悠闲喜悦之情;“闲敲棋子”的约客之“闲”,貌似闲暇,实则不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躁不安。 * * * * * * * * * * * * * * * * * * * * * 晓至湖上 [清]厉 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考题1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全诗主要描绘了诗人清晨在西湖所见的一番自然景象:晓色微开,人意寂静,湖上水雾弥漫,折苇淡山、初日舴艋,尽显清幽自然。在如此清丽幽静的西湖美景之中,奔波宦游的诗人也不禁生发出“学野凫”“逐清景”之意。 考题1 【解析】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折苇”对“遥山”,近景远景结合,对仗工整,“动有声”“淡无影”,“声”“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有”“无”对比之鲜明,使得所写之景生动形象,营造出清静雅淡的意境。 考题1 【参考答案】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考题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