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年 2、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4、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环境 5、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映系统。 7、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 10、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 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经验描述阶段 12、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1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思辨 14、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1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16、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 17、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绪和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0、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21、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 22、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研究者研究者应严格按照访谈问卷的顺序和原有问题提问 24、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 25、系统性原则不是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27、关于档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 29、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奥尔波特 31、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33、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 34、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 3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 37、集体潜意识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39、“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 40、霍妮认为男女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 41、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42、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43、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44、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45、对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的个体的再教化 46、观念不是社会化的载体 47、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48、“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50、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相应的心理状态 51、企业家属于功利型角色 52、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叫角色失败 53、作为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角色间冲突 5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镜我 57、身份的特点不包括系统性 59、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60、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61、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63、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64、受图式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65、印象形成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环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66、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67、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68、近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69、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70、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71、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光环效应 72、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73、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74、刻板印象具有社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