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实干赢赞誉 2012年通化民政工作回顾)
创新实干赢赞誉 2012年通化民政工作回顾
2013年01月23日 14:32:00
来源: 新华网吉林频道
新华微博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国家等级救助管理机构创建工作突出贡献先进单位、全国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指导单位、2010-2012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细数2012年通化市民政各项工作,收获颇多。一年来,通化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履行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
让困难群众不再困惑,使城乡救助体系更加健全。2012年,通化市不断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水平,截至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260元提高到31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年1410元提高到1987元。同时,对355名具备救助资格的贫困学生支出救助资金65万元。
让灾民生活不再捉襟见肘,使社会福利工作全面加强。2012年,通化市先后遭受风灾、冰雹灾和“布拉万”台风灾害。通化市民政局认真核查灾情,妥善安置灾民。市区累计救助灾民2719人,实现了灾民生活救助“五有”目标。
让双拥工作大放异彩,使拥军氛围更加浓厚。2012年2月27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通化市再次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七连冠”的奋斗目标;2012年是国家实行安置改革的第一年,通化市加大自谋职业工作力度,通过宣传引导,鼓励更多人选择自谋职业;在推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理保护方面,市民政局启动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50%以上。
让困难群体活出尊严,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以来,通化市民政局推行丧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实施城乡困难群众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全额减免,累计为320名城乡困难群众全额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近7万元。
加强福利企业管理,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目前,通化市区共有各类社会福利企业30户,从业人员1111人,残疾职工442人。去年以来,民政、税务部门联合对通化市福利企业进行检查,开展安全生产、消防知识讲座,全面保障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的权益。2012年,通化市区福利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亿元,利税5450万元。
去年入冬以来,通化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冬季流浪乞讨人员及困难群众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制作了1800多张《通化市救助管理站救助联系卡》,联合市长公开电话、110指挥中心、120急救中心和城管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动救助、保护性救助和人性化救助。2012年,重点打击了操纵、拐骗流浪未成年人乞讨行动,街头主动救助实现常态化,基本消除了流浪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现象。
沐浴温暖阳光 共享民生幸福 2012年凉山民政民生事业大盘点
【】 【 2013-01-21 12:02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2012年以来,凉山州民政系统以实施民生工程为主线,加大民政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积极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贴心服务、全心付出,以民生暖民心、以民生惠民利。从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到救灾减灾、社会慈善事业爱心资助;从广大群众的吃饭穿衣到孤寡老人和孤儿的冷暖起居,凉山州民政民生工作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温暖着凉山大地。
幸福民生一:应保尽保
“在政府的关心下,我每个月有近90元的低保‘工资’,不愁油盐钱、生活总算有了保障。” 家住昭觉县解放沟乡燕子洛村的马海妞妞身有残疾、生活贫困,在被纳入“低保”后,每个月都能及时领到低保“工资”,过上了有保障的日子。
2012年,凉山民政人以“保障”为己任、以“服务”为追求,突出一个“实”字,始终把做好城乡低保工作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来抓,细化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倾心打造“阳光、诚信、民心”低保,促进城乡低保规范运行,使城乡低保救助更加准确,救助效率明显增强,让全州65.3万多城乡困难群众时领到了自己的“工资”,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达到208元和88.9元,全年累计发放8.06亿元低保金,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幸福民生二:病有所医
“现在不但有新农合,还有医疗救助,病了能看得起、治得好,真是好得很啊!去年5月份我自己生病住院,在医院看病吃药总共花了近3万元钱,都是找亲戚朋友借的。出院之后,除了新农合报销的部分外,还有一大笔钱没有着落,幸亏县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补助了我,让我及时还清了欠款。”冕宁县大桥镇巴普村的村民尼铁说起医疗救助时充满了感激。
2012年以来,凉山民政部门创新救助方式,采取资助参合参保、门诊救助、大病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