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作业指导书概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沪高速铁路二标一工区 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京沪高速铁路二标一工区桥梁一大队 2008年8月1日 预应力施工教程 1.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 2)《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 3)《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 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5)《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 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作废)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作废) 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0)《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11)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23.5m<Lp<31.5m,图号:叁桥通(2008)2348(修)-JH(修)) 12)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度:45+70+70+70+45m,图号:叁桥通(2008)2320(修)-JH) 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新标准) 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新标准) 2.工程简介 2.1预应力设置 跨104国道连续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其中纵横向均采用钢绞线,金属波纹管成孔;竖向采用精扎螺纹钢,铁皮管成孔。纵向预应力为19束一孔,波纹管直径100mm;横向为4束一孔,扁形波纹管70mm×19mm;竖向为25mm精扎螺纹钢,采用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铁皮管厚度不小于0.5mm。 非标现浇梁采用单向预应力体系,金属波纹管成孔。纵向预应力有9束、11束、12束一孔三种锚具,其中9束钢绞线采用直径80mm波纹管;11束、12束的采用直径90mm波纹管成孔。 纵横向预应力钢绞线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抗拉强度标准值σpk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每束由7根φ5mm钢绞线组成,公称直径(外接圆直径)15.2mm,公称面积(受力面积)140mm2,理论重量1.101kg/m,其技术条件符合GB/T5224-2003标准。 纵向预应力锚固体系采用OVM自锚式拉丝体系,两端张拉,一次张拉完一个孔道内所有钢绞线。 连续梁竖向预应力采用φ25mm精扎螺纹钢,公称直径490.9mm2,理论重量4.1kg/m,型号J785,极限强度fpk=980Mpa,屈服强度σ0.2=785Mpa,伸长率σs≥7%,10h松驰率<1.5%。竖向锚固采用JLM型锚具,下端固定在梁内。 横向预应力体系采用BM及BMP锚具及锚固体系,一端固定一端张拉,每次张拉一个孔道内几根钢绞线中的一根。 预应力筋管道的固定采用定位筋固定在钢筋骨架上,定位筋间距不大于0.6m,曲线地段不大于0.3m,底板纵向预应力管道设防崩u型筋,锚垫板下方螺旋筋采用厂制成品并保证位置正确。 当钢筋与预应力管道发生冲突时,调整原则是先钢筋、后精扎螺纹钢、然后是横向预应力,保持纵向预应力钢筋管道位置不动。 2.2设计磨阻损失参数 连续梁纵向预应力锚口及喇叭口损失设计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管道摩阻系数取0.23,管道偏差系数取0.0025。横向预应力锚口及喇叭口损失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管道摩阻系数取0.26,管道偏差系数取0.003。竖向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取0.35,管道偏差系数取0.003。 现浇简支箱梁纵向预应力锚口及喇叭口损失设计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管道摩阻系数取0.26,管道偏差系数取0.003。 设计所给张拉力均为锚下张拉力(注意加锚口及喇叭口损失),张拉时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 2.3具备张拉的条件 2.3.1连续梁 预应力张拉顺序按图纸要求,每节段砼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且混凝土龄期大于5天后进行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时预施应力分阶段一次张拉,预施力应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张拉顺序先腹板束、后顶板束,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各节段先张拉纵向再竖向再横向,并及时压浆,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预施应力值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进行校核。 为了尽量减少竖向预应力损失,竖向预应力筋采用两次重复张拉的方法,即在第一次张拉完成1天后进行第二次张拉,弥补由于操作和设备等原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横向预应力张拉时应注意梁段相接处的张拉次序。每一节段伸臂侧的最后一根横向预应力在下一节段横向预应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